等那跪在殿中的老头意识到不对的时候,他已经失去了阻拦小太监的机会。
而这个李姓官员斥责国子监教书先生们学识不够、能力不足,没能将每个学子都培养出来,害得他们在前些日子与女学子的比试中落败的消息,不等今日的早朝散了,就已经传遍了整个京城。
无论是国子监中的学子还是先生们,听到这个传言都愤怒不已。
先前口出狂言,输给了女学子们的一群人,本来在国子监就不怎么排得上号。他们输了众人也不觉得奇怪,只是厌恶他们在外胡言乱语,编排太女殿下,还连累了他们国子监。
谁知道这暗亏他们都忍下了,结果朝中一名官员竟借此为由头,向他们国子监发难。
他们并不在意李姓官员在朝堂上说出那些话到底是针对谁,他们只知道对方这么说,分明是在贬低教导他们的先生,也是变相地看不起他们这些国子监的弟子。
国子监中的先生们也是这样的想法,能在国子监这样的地方任教,他们的本事自然不俗。
只是国子监中的学子那么多,有靠自己能力考进来的,自然也有靠着祖辈荫蔽走关系进来的。
前者为了自己的前途,自然会努力读书,学习起来也不用他们太操心。
后者则更复杂一些,其中有想要靠着自己的本事撑起门楣的,自然也有一心混日子,觉得当个纨绔也不错的。
这些弟子们资质不一,若是真心不好好读书,他们这些先生难道还能压着他们,将书本塞进他们肚子里不成?
但只凭那几个成日里好事不干坏事不缺的,就能证明他们的本事不敌隔壁的女学夫子了吗?
这满腔被激出来的怒火,让先生们干脆应下了魏梓宁说的辩论比试。
他们倒要看看,这位看不起他们的李大人,到底是个什么来头。
于是,李老头被顺理成章地丢到了国子监与人比试,而朝堂上也没有因为他的离开安静多久,因为很快,太女魏梓宁又提出了一件大事——将在边关试行的小学制度推广到整个大魏。
这个小学制度说的就是在各个较为繁华且人口众多的县城开设小学,收容十一岁以下的小孩儿,不论男女令其入学接受教导。
这教导并非以传统的三百千和四书五经为基础,而是启用全新编纂的一套课本。以帮助年轻孩童们认识大魏的文字,懂得些基本的运算方法和简单诗文为目的。
这项举措也被太女称之为——幼苗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