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天幕上看着产量很高,在大明也可以种植。
<div class="contentadv"> 可是朱由检很怕这种农作物不适用大明的气候,产量没有那么高,也怕这种农作物挑地,在很多地方种植不了。
那样的话,这种农作物,在大明这种天灾不断的时期就没有什么作用。
“陛下,玉米这种农作物管理得当的话,能有四五百斤,管理不当的话,产量也很低。这种植物唯一的优点就是怕涝不怕旱,而且轻度的干旱,有利于根系的发育和扎根。”
(大明时候的玉米产量,网上找了好久才找到了一个,不知道对不对。)
什么?
朱由检听到这个产量有点惊讶,虽然他有心理准备,可是看着天幕上的玉米,他还是不敢相信产量低这么多。
要知道上次天幕推荐的红薯,那产量可是轻松上两千斤的存在,怎么到了玉米,产量就这么低了?
朱由检有点不敢相信,两者之间差别竟然这么大。
不甘心的他,接过徐光启手里的玉米,和天幕上的一对比,他就知道原因了。
天幕上的玉米,棒子粗大颗粒饱满,而自己手里的玉米,棒子比较细,而且还没有长到头,两者的差距简直是天壤之别。
朱由检有点失望,不过想到就算这样,相比夏天的其他传统农作物,玉米的产量还是比较高的,他的脸就又露出了笑容。
以前他老是为灾区的百姓吃不饱发愁,现在已经有了天幕上推荐的两种高产农作物,就算这个产量低点,也没什么,他相信明年就可以让他们吃饱了。
而且他听到了徐光启介绍玉米的优点,朱由检坐不住了,现在陕西河南干旱,不正是需要这样的作物。
而且现在天幕上播放种植地区,也正好是大明正在闹旱灾的河南。
不过现在天气已经入秋,种植玉米已经不适合,看来只能明年种植。
今年先种那个红薯,哪怕没有产量,朱由检觉得吃那个红薯藤,也比让那些灾民没得吃好。
当然他更加希望,这红薯在寒冬来临的时候,能够有一点作用。
同时他得赶紧筹集粮食,怎么也得让那些灾民熬过今年这个艰难的冬天。
安排完这一切后,朱由检又想起大明的玉米和天幕上的玉米的产量差别。
他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天幕上的玉米产量那么高,而大明的玉米产量就那么低?
不过他还是知道的,这些东西最好交给懂的人去研究。
而现在自己面前的徐光启,不只是军事方面懂,没想到这农学也懂,朱由检决定把玉米怎么增产的工作交给他了。
朱由检相信他不会让自己失望的,就像军事方面他没让自己失望一样。
就在这个时候,天幕上的画面一转,一个机器进入了镜头,随后视线又被拉远,好几个机器摆成一字型进入了镜头。
他们一起向前吞着黄金色的玉米杆,连带着玉米一起被吞进了机器。
随后画面又是一转,收割完成的机器,把玉米倒入了另一个车里。
那金灿灿的粮食,看着让人很是安心。
很多古人看到这里都惊呆了。
虽然他们前面也了解过天幕上的百姓对机械的利用,可是他们还是没想到,还有可以收割庄稼的机器。
更加没想到,那机器竟然在短短的十几分钟就收割了一亩。
求收藏,求月票,求推荐票,各种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