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祥瑞:吐蕃大捷(2 / 2)

如今已经不是大宋要不要战争的问题,而是面对巨大的人口压力,如果大宋不进行战争,迟早要不攻自溃。</P>

“吐蕃已经平定,朕认为是时候进行进攻大理,彻底完成南下大迂回战绝。”赵煦意气风发道。</P>

“官家三思!此刻绝非是攻打大理之事。”</P>

“大宋已经连续对战辽夏,青塘吐蕃四国,大理之事还请暂缓一二。”</P>

…………………………</P>

出乎意料的是当朝三位宰相和满朝百官都纷纷劝阻,认为此刻不是进攻大理之时。</P>

“这是为何?大理高家以臣窃君权,乃是乱臣贼子,朕此刻出兵大理师出有名,定然让大理一战而下。”赵煦意气风发道。</P>

赵煦年轻气盛,如今大宋国力强盛,对于开疆扩土极为热衷。</P>

范纯礼劝说道:“所谓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当初大宋攻占青塘,就引来了一众吐蕃部落的反叛,根本无法立足,大宋调过去三万厢兵作为建设兵团,这才堪堪稳住局势,而如今吐蕃的地域更胜青塘数倍,而且刚刚征服,若是再贸然进军恐怕后方生变呀!”</P>

范纯礼所担忧的不无道理,大宋刚刚征服吐蕃,吐蕃人心定然不定,若是攻打大理不利,恐怕会让现在的大好局面毁于一旦。</P>

苏颂也点了点头道:“微臣认为,攻打大理并不用急于一时,不若再往吐蕃高原调集数万厢兵,彻底稳定局面,再对大理徐徐图谋也不晚。”</P>

赵煦眉头一皱,看向最后的章惇道:“章相公也是同样的意思?”</P>

章惇拱手道:“欲速则不达,大宋已经在两年间连续攻占青塘和吐蕃,两地地势险恶,路途遥远,若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微臣建议官家还是稳扎稳打。”</P>

一时之间,三位宰相意见一致,全部都不同意赵煦攻打大理之策。</P>

赵煦见状,不由一阵气馁,他虽然满怀壮志,但是当朝三位宰相都认为需要稳扎稳打,他也只能从善如流。</P>

“若是吐蕃以最快的速度稳定下来,那是不是就可以继续大迂回战略第三步了。”</P>

忽然,一个突兀的声音响起,顿时吸引所有人的注意。</P>

“范正!”</P>

三位宰相忽然一顿,纷纷听出了范正的声音。</P>

赵煦闻言更是眼睛一亮,他根本没有想到在当朝三位宰相都反对的情况下,竟然是范正主动支持于他。</P>

“逆子,国之大事又岂能有捷径可走!若无多年教化,吐蕃百姓又岂能对大宋归心。”范纯礼脸色一变,顿时明白范正又要出邪方了,当下连忙怒斥道。</P>

范纯礼担心范正年轻气盛,为了急于求成而乱出邪方,吐蕃青塘本就不稳,若是轻敌冒进,恐怕会将大宋大好局面毁于一旦。</P>

苏颂也是眉头一皱,范正乃是成名已久的医者,他不相信范正不明白,治大国如烹小鲜,尤其是刚刚征服的土地,只能怀柔徐徐图之,再说官家和范正都很年轻,拥有大把时间,他不明白范正为何如此着急。</P>

范正心中一叹,他又何尝不知道自己太过心急,然而按照历史的进程赵煦还有两年的时光,历史上的青塘就是已经被大宋已经占领,却因为赵煦突然突然离世,大宋朝堂不稳,最终舍弃了大宋最后一块养马地,从此大宋失去了振兴的唯一机会。</P>

而如今范正并不确定历史是否会重演,而他却要未雨绸缪,必须要趁着赵煦建在,又满腔热血抱负之下,尽快尽可能的协助完成大业,如此哪怕最坏的情况出现,依旧能够为大宋保留元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