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本身的喜欢,还是这份工作,徐松都认真聆听了唐雪燕的演唱。
这首歌讲述的是男人是一个勇猛的将军,最后战死沙场,连尸骸都没有找到。而得知这个消息的妻子,在给丈夫立了一个衣冠冢后,也在漫天的花雨中自杀陪葬。
第一遍,徐松觉得好听;
在唐雪燕排练第二遍时,徐松的眉头就微微皱了起来,他终于知道凭借唐雪燕的实力,这首歌为什么进不了前十了。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葬花》的曲比词好得太多。
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乍听之下很抓耳,可细听之下,就会感觉是口水歌。简单来说,会流行,但得不到认可,没有认可,就没有购买欲。
而什么是好的歌词?
一,逻辑是否完整;二,立意是否清晰;三,作品是否有深意;四,手法是否新颖;五,词语表达是否有美感。
虽然一首歌歌词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但只要在某些点上下足功夫,一样可以成就经典。
而《葬花》明显不行,五点没一点符合,稍微能沾边的是第五点。
可是最令人诟病的也是这一点,它完是靠改动很多古诗词,来粉饰词语的美感,变得牛头不对马嘴。
比如有一句歌词是“乱石穿空,卷起多少的烽火”,改编自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可浪涛能用“卷”,石头能用吗?最多只能用“击”、“砸”、“穿”这些形容词。
当然,徐松不以为只有他发现了这个问题。他也理解,找不到更好的歌,仙音娱乐和唐雪燕也只能在麻雀里找山鸡。
而唐雪燕一直在对着这边唱歌,这也方便音乐总监孙冬指正问题。
于是她看到第二遍开始不久,孙冬还是一副赞扬的样子,而身侧的徐松却从欣赏变成了皱眉。
正如徐松猜测的一样,唐雪燕也知道这首歌为什么后劲不足。她脑里不由闪过一个念头:这个助理这么快就发现这首歌的问题了?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和乐队沟通,选舞台角度,熟悉伴舞站位,断断续续唱了五遍,唐雪燕才结束了排练,而她也是今天最后一个排练者。
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开始忙碌,收拾器具准备下班,徐松不用孙冬找事,自己就主动去帮助同事们收拾。
唐雪燕和孙冬寒暄了两句,也问出了徐松的名字,然后就和自己的团队离开了。
回去和过来不一样。
过来需要曝光度,也不能让知道行程的粉丝空等,所以走大门,而回去就直接下到了地下车库。
不过唐雪燕并没有让司机马上开车,而是对着助理道:“陈姐,麻烦你上去一趟,等那音乐总监助理徐松一个人的时候,去要一个联系方式。”
“好。”陈姐二十多岁的样子,正是之前看到徐松为唐雪燕仗义执言的年轻女人。
结果徐松一直在忙,陈姐便给唐雪燕发了一个消息,然后就抱着手机等待。大半个小时后,陈姐又一次抬头,没想到短短两三分钟的间隔,徐松就跑没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