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上飞与运十(1 / 2)

伊拉克风云 fratal 1470 字 2022-09-04

第十四章上飞与运十

我一直认为,搞出一架飞机并不难,最难的是企业的管理,中国有一大批科技人才,而搞企业管理的人才却很少。――――张镇中。

*********************************************************************

沪海飞机制造厂又名国营第5703厂,始建于1950年,是中国航空工业的重要飞机生产厂之一。它的厂址分龙华和大场两个厂区,分别坐落在沪海西南郊的龙华机场和北郊的大场机场内,占地面积约91万平方米。

从50年代起,沪海飞机制造厂为空、海军修理和改装了各种作战、训练用飞机40多个型号共3400余架。而从70年代起,它又承担了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运10大型喷气客机的总装生产任务。运十飞机的生产与总装在龙华厂区进行,而在大场厂区,此时正在进行另一项中国航空工业的重要项目――中美合作生产md82客机项目。

刘明考察的是位于龙华机场的运十飞机项目,对于北边的md82项目,与他没有什么关系,而他也缺乏兴趣。历史证明那只是一个失败的尝试,耗资巨大,劳民伤财。刘明的车队抵达了沪海龙华机场,虽然与大场厂区正在进行的热火朝天的大型技术改造和建设无法相比,但这里也不是当初冷冷清清的场面了。

刘明投入的资金被严格的用于了运十飞机的发展,尽管有大量的人才被抽调到了大场一线。但是708工程设计研究所的骨干人员却基本被保留了下来,主要原因就是他们中的很多人舍不得这架几乎投入了自己一生代价的大飞机,而伊拉克资金的进入让他们再度看到了希望。

1982年时,运十计划失去了所有的经费支持,开始陷入了停顿之中。很多人都以为自己这一生都可能再也不会与这架飞机有什么关系了,沪海飞机制造厂甚至已经打算以废品的价格卖掉制造飞机所用的特种铝材和加工设备。但就在这个时候,突然来自伊拉克的资金和专家组再度让运十活了过来。

不但加工飞机材料和零件的各种机械陆续到位,而且从海外购买的数百万美元的电子导航设备和仪器也运了进来。运十飞机不再是在落后零件中的修修补补,而是开始装备各种现代化设备,成为一种真正的商业化客机。虽然它依然还是一个婴儿,有着各种各样的不足,但是现在这个婴儿获得了足够的营养,已经在茁壮成长了。

今天,随刘明一起到来的并不仅仅是伊拉克的考察团,还有他的专机“巴比伦一号”。当涂成红、白、绿三色的大型伊10安卡客机飞抵机场上空时,早已等待已久的运十设计组和生产一线的工人共计400多人不由的纵声欢呼,很多人热泪盈眶。

这是他们心中的运十――性能先进、运营经济、安全可靠的运十,尽管它已经换了一个名字,叫做伊10安卡,但它身上仍然带着浓厚的运十烙印,或者说它本身就是升级以后的运十。刘明和陪同他一起前来的官员以及在场的所有人,观看了伊10安卡客机在空中的飞行表演,历时20分钟。

刘明再度见到了自己的熟人,马凤山、程云时等一批大型客机的技术人才。看着这些神态激动的科学家们,刘明微笑着走了过去,说:“马先生,程先生,我们又见面了!”

马凤山和程云时看到他都大吃了一惊,这不是库赛阿卜杜拉将军吗?他怎么亲自到上飞来了?刘明冲他们眨眨眼,示意不要泄露自己的身份,但看到两个人的样子,刘明知道很快自己的身份就会流传出去了。

“库――这个――这位将军,里面请,我带您参观一下我们的生产车间。”马凤山知道刘明不愿在大庭广众下泄露身份,他反应很快,立刻改了口,当先领着刘明向机库走去。一进机库,刘明就看到了正在进行地面静力试验的运十飞机,由于改用了从美国进口的现代化高强度合金铝材和一些新材料,这使得原本进行过测试的运十飞机再度进行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