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筠之换好衣服走出营帐后,一个守在旁边的小孩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乌拉拉跑去找了大人。
一群女牧民再次出现,手舞足蹈带着周筠之去了其中一张帐篷。
她掀开帘子一看,是乌台坐在里面,正在纸上画着什么。乌台见周筠之来了以后,没有什么反应,继续画着纸上的画。
在他画完以后,把纸张捡了起来,吹干上面的墨,再去了外头。
周筠之这才发现,乌台营帐的后面,是一些做木匠活的工具。除开这些,还有一个小炉子,旁边对着一些碳火。
这碳火似乎是自己烧出来的,还残留着木头原来的痕迹。
乌台用大邺语指挥着牧民们帮他搬动木头,再用那些工具把木头切割成一块一块的,仔细打磨着,拼凑成了一样器具。
周筠之站在旁边大概能看明白,这是木犁,犁的用的。
在乌台把这些工具做好以后,拉着旁边的年轻牧民说了一堆话,又指挥着他们把炉子生了起来,烧起了炭,干得热火朝天的。
跟在旁边看了两日,周筠之才明白。
他们还在旁边搭了一个简易的窑,在里面烧制出各种陶土的工具出来。
每每造出一样东西,牧民们都很开心,特别是那些年轻人。
许是觉得自己白吃白喝不太合适,周筠之也帮忙干了一些活,比如搬运一些东西,帮他们烧火等。
几天下来,乌台的看周筠之的眼神终于没有之前那么难看了。
但两人仍旧没有什么交流,周筠之只能用手跟女牧民比画着,说明自己想要什么。
也在第五天的晚上,周筠之终于等来了十三。
因为怕十三找不到她,周筠之直接要了一个离原先囚笼很近的帐篷。
那些牧民也很爽快答应了周筠之。
十三是在深夜里回来的,他踩着夜色悄悄潜入了周筠之营帐的那一刻,周筠之睁开了眼睛。
“卫夫人。”十三开口道。
“你回来了。”周筠之从床上坐了起来,与其说是床,不如是一些干草和一块破皮子简易搭起来的东西。
“外面情况怎么样了?”周筠之问着,从床上站了起来,走到帐子边上掀开了帘子,让外面的月色照了起来。
在这帐篷里,灯笼是个稀罕的东西,唯一有灯笼和油灯的人就是乌台。其他牧民过的大多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
“郑家的人还在,情况不太好。”十三开口道。
“我派人打听了一下,他们似乎准备派人去雪山里了。虽然马车的残骸已经被我们处理了,但他们若人手够,难免会发现一些别的痕迹。我还派人打听到了,郑言似乎在北关的交界处安排了一批人手,是为了阻挡卫夫人您过去。”
十三说的这些话,周筠之并不算惊讶。毕竟郑言耗费了那么多的功夫把她从京城里掳走,自然不会让她轻易离开。
“郑家在大邺竟是如此权势滔天,还有别的地方可以走吗?”周筠之问道。
毕竟这不是她的地盘,她人生地不熟,只能靠着十三。
“现在有两个办法。一,夫人可以先在这里待上一段时间再离开。我听说西都有意调换北关那边的将领,把郑家的人移出去。等北关的人松懈下来,我可以直接把夫人送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