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兴亡皆是百姓苦(1 / 2)

凡为将者,军功乃是立身之本,都极为看重,不然古代也不会有这么多杀良冒功的事情出现。

更何况杨勇这颗人头,是刚才关羽孤身陷阵,历经艰难险阻方才斩杀,可谓来之不易。

倒不是关羽贪功,只是张恒的要求让他难以理解,倘若是把功劳让给刘备和张飞也就罢了,毕竟是自家兄弟。

可这个新归顺的敌将?

关羽瞥了张辽一眼,他凭什么!

刘备闻言也是面色一滞,随后有些为难的看着张恒。

子毅,你这要求也太……

相比于关羽的不悦,刘备的为难,以及张辽的惶恐,张恒却面色自得,甚至丝毫不觉得尴尬。

“玄德公明鉴,文远身为何进大将军旧部,又是当朝羽林中郎将,如今弃暗投明,总得有个明证才是。也只有如此,才能让诸侯信服。”

此话一出,三人顿时脸色一变。

你张辽说你弃暗投明,那些关东诸侯就会信?天下人就该信?

别开玩笑了好嘛!

想要别人相信,那就老老实实拿出点干货。

而关羽手上这颗杨勇的人头,就是最好的投名状。

杨勇其人出身西凉军,是董卓的心腹将领,如果对外宣称张辽亲手斩杀杨勇并投靠刘备,这种形式的弃暗投明就顺理成章多了。

因为如此一来,张辽就没了退路,必须得死死绑在刘备的战车上,也自然能取信于关东诸侯。

倒不是张恒不相信刘备,只是世间之事,光相信是不够的。

时移世易,人在不同时候,难免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张辽如今是归顺了不错,但想要真正成为刘备的心腹之臣,想要今后能在刘备集团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斩断自己的后路。

他没想到这层,那张恒就帮他一把!

在场三人也都不是蠢人,只一瞬间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关羽眉头稍稍舒展了些,随手将杨勇首级递了过来,算是表态了。

“云长大度!”

张恒对关羽竖起了大拇指夸道,却让关羽有些无语。

在他看来,君子言而有信,别人既然归顺,那自己这边也该坦诚相待才是,还搞这种小动作,实在算不上光明磊落。

子毅虽然智算通天,但揣测旁人时却总恶意满满,也不知是不是以前吃过大亏才养成这种性格。

“子毅,为今之计,还当如何?”

眼见关羽愿意让出功劳,刘备又开口问了一句。

意思也很简单,投名状已经有了,该怎么用?

“玄德公,咱们不妨让文远带着此贼首级前往酸枣。一者,将文远弃暗投明之心昭示诸侯。二者,咱们此战得胜,更是收编了两千降卒,也该向诸侯报功,同时再讨要些粮草。”

“好,子毅此计甚妙!”

刘备眼睛一亮,扭头向张辽问道:“文远可愿走一趟酸枣?”

闻言,张辽立刻抱拳应道:

“唯!”

刘备当即命张辽率领三百名骑兵,带着此战割下来的董卓军首级回转酸枣,向诸侯邀功讨粮。

临行前,张恒走了过来,将手中的首级递给张辽,同时低声笑道:“方才之事,文远不会怪我吧。”

张辽接过首级,听到这句话后,当场吓得首级都掉在了地上,连连摆手道:“不敢,不敢!”

“是不敢,还是不怪?”张恒目光似有深意。

“末将如何能怪罪先生,恰恰相反,末将还要感谢先生教诲。”张辽赶紧解释道,“若非先生刚才仗义执言,末将几乎自误前程。”

若是张辽没有选择归顺,张恒就出手斩断他的后路,那的确是张恒不地道。

可张辽已经归顺,与过去做个告别也是理所应当,不然刘备如何敢放心用他。

闻言,张恒点头一笑。

“看来文远不仅智勇双全,更是深明大义。”

说着,张恒伸出手,拍了拍张辽的肩膀,语重心长道:“文远放心,跟着玄德公,绝不会埋没你这一身武艺。我可以向你保证,总有一日,必让你乘风而起,一展雄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