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收货物为税,还是收金银为税(2 / 2)

“朝廷现在本来就没几个办事的,从哪儿调那么多官儿出来,所以臣赞同茹尚书所说,按货物抽取,既简单,又不用大费周章。”

反正不管顾晨说的对不对,他就是要跟人唱反调。

“怎么没人?”顾晨急了“那么多恨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秀才、举人,不让他们干这个干啥?”

“陛下,臣不但觉得要收洋人的税,我们大明商人卖货给洋人,咱们也应该收税。”

“您想,大明宝钞只在大明通行,可大明商人卖货于洋人,洋人肯定是支付金银购买。”

“既然如此,如何不能两边儿都收取一道税收。”

“他们在外赚的是金银,那我们的税就收金银,他们在内赚的是宝钞,那咱们税就收宝钞嘛。”

货物又重又难运,哪里有直接收取金银方便?

“还有,课税司不能由地方布政使司去管辖。”

“所有的税收必须由户部直接管辖,免得地方官员联合商贾,从中动手脚,侵犯朝廷财产。”

历史上隆庆开关以后,大明商业繁荣不已。

那些商人和官员富得流油,而国库自张居正死后却逐渐减少,最后直接把大明给穷死了。

为什么?

因为商税有弊端,因为税收掌握在地方政府的手里,而不在朝廷的手里,所以朝廷才穷嘛。

“那便按这个准备吧。”

老朱想了想,觉得顾晨说的靠谱,便直接吩咐。

“在月泉港口成立监商司,专门巡查交易价格,再设立市舶鉴定司、宝钞兑换司。”

“课税司隶属于户部,各道只有监督的权利,没有插手、指手画脚,更没有调用税银的权利。”

“各司要明确职责、各司其职、不可越权。”

“朝廷成立商监司,十三省全都要成立分司,监管各类货物交易价格,礼部和吏部要准备考试、选取官吏。”

“至于具体的官职品阶,等你们下去商量好了,再递个详细的劄子上来,到时候再说。”

反正这些职位阶品不会太高,所以老朱的要求也不会高。

只要尽忠职守,不要偷奸耍滑、贪污受贿就行了。

“现在收银子还是收货物说好了,咱们该说收多少的事,茹尚书,你觉得该收多少?”

这才是最重要的事,也是决定朝廷收入的关键。

“额……臣以为……”茹太素犹豫了下,还是轻声道“臣以为细货收取十税一,粗货就十五税一,舶税的话,依旧三十税一为好。”

元朝后期收税不顾人死活,收老百姓的税直接收到一百年后,所以他认为后面定的税最好不可考虑。

“太少了。”顾晨这时候又插嘴了“不但税收少了,分得也太粗犷了,细货是包括哪些细货?”

“粗货又包括哪些粗货,不说清楚是否太过笼统?”

“陛下,臣以为,应该让户部详细拟好分类,再按分类拟定税收,而且最高十税一实在是太少了。”

“我朝的那些茶叶、丝绸、瓷器、香料等货物何等珍贵?”

“那些洋人恨不得求着卖,他们买回国去卖多少价,那可就不是咱们能管得了的了。”

“所以,臣以为最少最少也应该要十税三、十税四才行。”

“并且商人卖给洋人,要收一道大明商人的税,洋人买咱们的东西离开,咱们也得要再收他们一道税。”

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