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孙策联军夺取江夏之后,曹军就从江夏北部的平春、西阳、鄳县等地退出,返回到了汝南境内。</p>
心有不甘的曹军屠杀了当地的数千户百姓,将城邑抄掠一空。</p>
吕蒙因此而带兵追击到了汝南境内,突袭了殿后的曹军将领曹洪,大败其军,斩首四百余级而归。</p>
双方的关系就像这形势一样,虽然名义上各自谨守疆界,但私底下早已剑拔弩张,刀剑相对。</p>
不过随着腊月到来,天寒地冻,双方在这种暗流汹涌的氛围中到底是都只能按纳下来战意,达成了暂时的和平,各自谨守疆界,只有双方使者在激烈的口水扯皮。</p>
曹操在全力修筑淮河沿线的防线,以阻挡孙策北伐。</p>
孙策也在全力运送粮草、军资前往江夏,准备在来年春耕之后,大举进攻刘表最后的盘踞之地,南郡。</p>
不过随着孙策攻取了江夏,整个荆州震动,荆襄士族,上下怀异,孙策在江东迎来了一位颇具意义的使者,长沙郡的功曹史桓阶。</p>
对这位长沙郡的使节,孙策亲自设宴隆重接待。</p>
之所以如此厚礼,是因为桓阶对孙氏是有大恩的。</p>
早年孙策之父担任长沙太守时,曾经举荐桓阶为孝廉,于是桓阶被朝廷征召为了尚书郎。</p>
后来桓阶因为父亲去世返乡奔丧,正赶上孙坚击刘表战死。桓阶便冒着生命危险前去拜见刘表,请求为孙坚送丧。刘表感其义,遂许之扶孙坚灵柩而归。</p>
有这层恩义,孙策自然要给桓阶以极高礼遇。</p>
除此之外,也正是桓阶顺利游说的长沙太守张羡发起叛乱,极大的削弱了刘表的势力。</p>
张羡与刘表不合已久,张羡是南阳人,先后担任过零陵、桂阳长,甚得江、湘间心,然性屈强不顺。刘表轻薄其出身,对其不甚礼也。张羡由是怀恨,见刘表势衰,遂领零陵、桂阳三郡反叛。刘表攻之,连年不克。</p>
这是孙策进攻刘表的最大盟友,是刘表的死敌。</p>
而桓阶正是代张羡而来,试探孙策态度,在见礼寒暄之后,桓阶便开门见山的问道:“张长沙与将军同疾于刘表,共兴义师,为天下除贼。张长沙所忧者,将军击破刘表之后,志向何在?”</p>
孙策未予回答,而反问道:“不知张长沙有何志愿?”</p>
桓阶立即回道:“荆南多蛮夷之民,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不为名望以镇之,其势不定。张长沙愿为荆南之主,为将军镇守荆南,与将军和睦修好。不知将军意下如何?”</p>
孙策刚要说话,张昭重重的咳嗽了一声。</p>
孙策立即反应过来,爽朗豪迈的大笑,到了嘴边的话语随即一改,说道:“刘表无德,流虐四方,故致祸怨,义师共讨。夫荆襄国家之重地也,有德者方可居之。张长沙要什么荆南之主?孤将上表朝廷,表奏张长沙为荆州牧、领平南将军!”</p>
“孤取南郡、江夏与荆南和睦修好,共尊天子,抗拒曹操,如何?”</p>
要什么假齐王?要封,就封真齐王嘛!</p>
桓阶大笑,说道:“如此自是极好,张长沙忽闻此言将欣喜若狂,夜不能寐啊。”</p>
但桓阶随即笑容一敛,正容看向孙策,说道:“然将军为何将我当愚夫诳之?将军有雄吞天下之念,而张长沙欲苟据于一方,此可谓虎口夺食,焉能安之?”</p>
孙策嘴角露出淡笑,说道:“桓公何出此言啊?此乃孤之诚意。张长沙信之,缘何公怀疑焉?”</p>
桓阶正色慷慨回道:“夫天无二日,土无二王,王者不务兼并天下而欲垂祚後世,古今未之有也。”</p>
“昔战国之时,诸侯自恃兵强地广,互有救援,谓此足以传世,人莫能危。恣情从怀,惮於劳苦,使秦渐得自大,遂以并之,此既然矣。”</p>
“近者刘景升在荆州,有众十万,财谷如山,不及曹操、将军尚微,与之力竞,坐观其强大,遂为囚虏。”</p>
“昔伍子胥曰:“越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夫差自恃强大,闻此邈然,是以诛子胥而无备越之心,至于临败悔之,岂有及乎?越小於吴,尚为吴祸,况其强大者耶?”</p>
“昔秦但得关西耳,尚以并吞六国,今将军尽得吴越之地,悉戎马之乡,士林之薮,海内之所望,荆扬之可一也。”</p>
“今阶虽无具臣之才,思不经远,亦知虑于长久不得两存者耳!”</p>
孙策终于动容,能够看出荆襄必将一统,两强不得共存,不是多么值得称赞的事情。</p>
荆襄之豪杰,恐怕都多有此念。</p>
但桓阶作为张羡使节,却把这件事挑明在孙策面前,就很值得关注了。</p>
孙策于是正色问道:“若江东与荆南,长久不得两存耳,桓公将欲何以自处?”</p>
桓阶终于起身,郑重的向孙策跪拜行礼,说道:“臣欲佐将军以兴王霸之业。长沙虽有万兵,然皆坏陈之卒,破军之将,若欲争一旦之战,则兵将势力,实不相当。以明将军之英才,乘张长沙之短时;臣以郡县功曹,以响应于内;然后资荆南之殷富,冯江、湘之险阻,以此成业,犹反掌也。”</p>
孙策眉头一扬,桓阶的谋画很简单,却又非常凛冽迅捷,直指要害,可谓快刀斩乱麻。</p>
只要他的策应下,江东大军轻兵兼道,直捣长沙,擒拿住张羡,荆南之地,可不战而平。</p>
毕竟长沙、桂阳、零陵三郡完全是因张羡一人之名望而聚集叛乱,只要擒住张羡,以张羡名义,剩下三郡可传檄而定也。</p>
形势倒是有些像刘备入蜀,只要打下成都,整个益州就不战而平。</p>
相通的是,法正觉得刘备是当世之英雄,而桓阶同样觉得孙策有雄才大略,是可以辅佐的明主。</p>
而比之只想割据荆南,守成而已的张羡。有雄天下之念,有鲸吞天下之心的孙策,也的的确确显得更有才气,符合桓阶的志向。</p>
他桓阶为长沙之名士,难道终生之志,就只是陪张羡龟缩在一郡境内,当个郡吏?</p>
很显然,辅佐孙策,登天子堂,以公卿之位而匡扶天下,才是桓阶真正的追求和抱负。</p>
对桓阶提出的这个建议,孙策考虑了一下,觉得可行性极高。</p>
毕竟历史上刘表攻荆南连年不克的情况下,正是因为张羡病死,才顺利的平定了荆南。</p>
可以说荆南军民之望,皆系于张羡一身。</p>
只要张羡被除,荆南大军将立即土崩瓦解。然后以吕蒙、张飞等将讨之,可即日而克。</p>
只是孙策眉头微蹙,问道:“事关荆南千里封疆,数万甲胄之士,只桓公一人,是否势单力薄?可有贤才能与公共谋大计?”</p>
<div class="contentadv"> 桓阶的提议很好,但孙策很难把荆襄霸业的一切都压在一个人身上。</p>
要知道,如果只是桓阶一人的想法,那完全是势单力孤,不足以影响荆南三郡的人心大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