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孙策不至于以一己之力,而独对袁绍,让朝廷坐收渔翁之利。</p>
而且这种局势,会使得袁军丧失兵力上的优势。</p>
袁军精兵十余万,但防守的兵力应该不止二十万,毕竟袁绍一直号称雄据四州之地,拥众数十万人,北有胡弓劲马,南有燕赵之豪杰。</p>
数十万人,孙策觉得他是在虚张声势。</p>
但像窦建德一样,有能征战南北的精兵十万,以及镇守地方的普通士卒十万,合计二十余万应该不在话下。</p>
如果只孙策孤军奋战,不仅胜负难料,而且免不了军队损失惨重。</p>
袁军当中再有几位能征善战的将领,据坚城以抗强敌,使江东十几万大军顿兵坚城之下,那就形势难定了。</p>
孙策希望关中、河内之地,至少吸引袁军两三万的精锐主力离开。</p>
钟繇此前一直持节都督关中,与关中诸将关系莫逆,对关中形势他应该是最了解的。</p>
钟繇也没有夸下海口,而是实事求是的说道:“关中诸将目前仍惧袁绍之威,未敢轻动也。毕竟若宋公不动,其一旦兴兵,遭袁绍大军临之,其必败无疑也。”</p>
“如今正是宋公为天下先,号令群雄之际。”</p>
孙策点了点头,也理解关中诸将的畏惧。</p>
袁绍大军或许打不赢孙策,但收拾他们实在是轻而易举。</p>
数万大军兵出渭水,哪怕引而不战,就足够关中诸将崩溃的了。</p>
所以孙策说道:“关中诸将武力既弘,所缺者粮也。孤希望卿自建康返回之际,莫要回雒阳,而是持节至南阳,送粮二十万石至关中,督关中诸将即时兴兵!”</p>
钟繇眼神一亮,惊喜的问道:“二十万石军粮?”</p>
“不错!”孙策从容说道:“这二十万石军粮,是孤赠予关中诸将的粮草,助其起兵而兴大义。孤所求者,仅武关一地也!武关由我部将士把守,则可顺利将二十万石粮草运往关中。”</p>
已经料到袁绍会称帝,江东又怎么会不早做准备?</p>
一直在积粮练兵的荆州,早就将数十万石粮草运到了前线的南阳。</p>
不论是孙策选择助汉室还是助袁绍,关中都是兵家必争之地。</p>
若是孙策选择助袁绍,毫无疑问孙策的大军立即就会从南阳出发,兵出武关而溯丹水而上,这是当初曹操规划的讨董路线,也就是占据南阳的袁术应该进军的道路。</p>
曹操作为一名良将,眼光是毋庸置疑的,兵出此地,将掐断雒阳与关内的联系。</p>
当初讨董联军要不是皆不思进取,袁术果断兵出武关,而威胁关中,也就不会有后来董卓焚烧雒阳,迁都长安那些事了。</p>
这个方案,显然也是孙策一方毫无疑问会采取的最优进军路线。</p>
而如今孙策选择相助汉室,那大军不必自此而出,只需将粮草赞助给关中诸将即可。</p>
坦率讲,如果关中诸将真的兴兵十万,那这二十万石粮食,也就够他们吃一个月多一点,绝对不足两月之所需。</p>
但孙策绝对不信关中诸将会在进攻中拿出十万羌胡大军。他们为了防守,可能会竭尽全力,为了进攻断然不可能如此兴师动众。</p>
他们要是真的能组织起十万人的进攻局面,那孙策现在要防备的绝对不是袁绍,而是他们了!</p>
防守战中聚集起来十万部众,跟兴兵十万,跨越州郡,出兵数百里,绝对不是同一个概念。</p>
毕竟到目前为止,连孙策还未组织过十万精兵北伐。</p>
曹操也只是组织了十万人抵御袁绍,对峙于济水沿线。</p>
真真正正组织十万大军进攻的,只有袁绍一人。</p>
所以,孙策断言关中诸将最多出兵两三万,那这二十万石粮食至少足够他们半年之所需了。</p>
侧翼呼应半年,已经足以影响孙策跟袁绍对峙的大势。</p>
但孙策给他们二十万石粮草也不是无偿的,孙策必须要确保武关在自己的掌控之中。</p>
待覆灭袁绍之后,大军随时可以出武关而进攻关内。</p>
武关其实距离长安极远,但是距离南阳的重镇南乡很近。</p>
关中诸将的主要势力分布在长安以西,在长安东南只有粱兴所部在蓝田,刘雄鸣所部在商县。</p>
其中商县的刘雄鸣距离武关是最近的。这是一个平民出身的山贼,少以采药射猎为事,后聚众山岭,盘踞于南山一带。</p>
他的野心和眼界,都只在自己的山上那一带,连商县都没有进驻,恐怕更关注不到几百里外武关的重要性。</p>
所以钟繇思考了片刻,对孙策回复道:“某会入关中,为宋公说服关中诸将,陈述利弊,令其割武关一带,以给南阳。”</p>
孙策当即起身,说道:“有钟卿此言,孤知义师当连横千里,所向无敌也!孤亦将调集三军,陈兵边境,枕戈待旦,不日便誓师北伐,诛除国贼!”</p>
(本章完)</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