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夫人可会投奔舅夫人的娘家?”紫珠问道。
柳燕想到柳世诚沾上的官司,恐怕那些人都避之不及吧,便摇了摇头:“不会,他们定然在盐城,要找到他们。”
“如若在盐城无房产,手中有无多余的银两,紫珠倒知道一处地方。”紫珠犹豫着开口说,“许多赚不到银两的街头卖艺之人,还有,乞讨之人,大多聚集在那。”
“何处?”柳燕沉声问。
“城北方向有一处佛堂,是很多年前一个大户人家留下,荒废许久,但尚能遮风挡雨,很多人会在那里找一处容身之地。”紫珠再次犹豫了下,“如若抢不过别人,那能栖息的地方会更差。”
“先去佛堂看看。”柳燕立刻转身,朝城北赶去。
娘家的人已经离开一个多月了,嫂子一个人带着孩子只怕会受欺负,这天气虽然转暖了,可夜里依旧很凉。
“夫人不必过于心忧。”紫珠安慰道,“盐城的县官治下很严厉,违反律法之事,无门路的人是不会去做的。”
柳燕沉默了一会儿,突然问道:“紫珠,你在盐城多少年了?”
“去年来的。”紫珠说道,“奴婢原是附近的礼村人,听村里的人说来盐城伺候人能赚到钱,便过来了,想攒钱留给我弟弟娶媳妇用。”紫珠说着有些脸红。
“那你听过盐城前一任县令吗?”柳燕问,“他姓柳。”
紫珠一听,便猜到那位县令和柳燕有关系,可紫珠并未听说,便摇头道:“我未曾打听过这些事,毕竟是官家的事。”
想想也对,这事对柳世诚来说是大事,对别人来说就是毫不相干了,而且审理案件也不会在盐城,紫珠也不可能去打听县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