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十二月下旬。
新的一周,也是学校考试月的第一周。
许秋这学期只有三门课,一门是必修课《生产实习》,这门课在学期中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参观工厂写感想报告。
成绩刚刚出来,许秋拿了一个A,不过这门课只有1学分,并没有对他的他的绩点造成变化。
一门是专业选修课《医用高分子材料》,是安排在周五上午的课。
这门课的考试时间安排在一月上旬,是开卷考试,因此不需要投入太多时间复习。
还有一门是学位专业课《纳米材料学》,也就是周三上午的那门课。
这门课许秋这学期可是翘了不少次,他打算多安排些复习时间。
一般的学位专业课,如果平常有认真听课的话,考前复习三天左右即可,《纳米材料学》他打算留出一整周的时间来复习。
复习时间如果少一些的话,挂科倒是不至于,但如果拿个C、D之类的成绩,成绩单上就不太好看了。
考虑到考试时间在一月中旬,倒也不用那么急,差不多从1月10号开始,毕竟复习还是安排在考试前几天效果最好。
因此,许秋这周就按照往常的习惯,继续驻留在实验室中,没有像上学期那样请假一个月。
韩嘉莹这学期的课程也不多,再加上她的实验还没做完,也选择了常驻在实验室。
这周大多数的时间,许秋还是带着学妹一起做实验。
大大小小的实验表征,平均一天完成一个,对她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毕竟她可不像许秋有系统,在忘记实验操作的时候,可以随时调用全息影像学习。
不过,她有一个随时记笔记的好习惯,每当她接触一项新实验,都会用专门的实验记录本,记下关键的实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办法虽然比较笨,但却十分有效。
再加上许秋从旁指导,韩嘉莹科研技能提升的非常快。
……
陈婉清的工作经过几周的实验,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这天,她捧着笔记本电脑,找到许秋,说道:“学弟,有空嘛,一起讨论讨论?”
“好啊,”许秋顺手接过学姐的电脑,翻看了一遍PPT中整理的实验数据,评价道:
“数据挺完整的,之前提到的溶液、薄膜两种形态的数据都有,关键的光吸收光谱图像看起来也不错,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区分度很明显,和透射电镜的数据也能对的上,工作量、新意都还可以,可以考虑发一篇Communication。”
放下鼠标,许秋抬头道:“学姐,你怎么想的,这篇投二区还是很稳的,或者你打算冲一区?”
学姐没思考多久,就直接回复道:“还是稳一点吧,我打算投AE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