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站起身来,躬身对嬴稷道:“诺。”
说罢,转身向殿外走去。
待赵王任命赵括为上党赵军主帅的消息,传到上党后。一时间,整个赵军是人心惶惶,王容、缚豹、苏射等众多赵军将领,以及上党郡守冯亭,都来到泫氏城廉颇的住宅,面见廉颇。
已经六十出头的廉颇,坐在堂上,看了看堂下众将,斥责道:“现在我大军还在和秦军交战,你们跑到我这里来,干什么?都给我回去。”
见赵军众将都面带激愤之色,缓声道:“不管是谁为我赵军主帅,都是想要击败秦军,护我赵国周全的。现在大敌当前,你们不要有任何的成见。老夫希望赵括将军到任后,你们能听从他的命令,奋勇杀敌。”
然后,长叹一声后,对众将道:“老夫现在想一个人静静,不想听任何人说话。你们如果还认我这个主将的话,都回去好生带兵去。现在更不能出现任何意外,让秦军钻了空子。”
众将听完老将廉颇的一番话,都感无奈,一齐躬身道:“诺。”
等众将走出廉颇的住宅后,廉颇仰天长叹,一行老泪挂在了脸庞。
七月十七日,赵括带兵五万到达上党泫氏,正式接管了上党赵军。
廉颇把虎符和帅印交给赵括后,看着赵括年青的面容,感慨万千。但委实放心不下上党的战局,就嘱托赵括道:“赵括将军,秦军千里奔袭,利在速战,我军应以守为主,千万不可贸然与秦军决战呀!”
赵括冷冷一笑道:“老将军,大王命你尽速赶回邯郸。上党战事,括早有主张,不用老将军多操心了。”
廉颇听罢,彻底心灰意冷。在与赵括完成交接后,没有给任何人告辞,自己带着十几个家将亲卫,离开了上党,赶回邯郸。
廉颇在上党的这三个年头来,与士卒百姓,同甘共苦。
尤其在上党的这三载内,廉颇为了解上党的具体地形,几乎踏遍了上党所有郡县和关卡,率领赵军,把秦国的几十万大军,彻底阻挡在了丹水河以西,使秦军不能寸进。也让上党众多民众免除了兵戈之苦,深得赵军和上党百姓的拥戴和喜爱。
路过一村,百姓跪拜。廉颇这才发现自己仍然头戴帅盔,身披铠甲,足蹬战靴,觉得自己已经卸职,无披挂必要,便把这三件东西脱在这里,当地的民众为怀念这件事,随后便把这个村起名为三甲村。
廉颇在回邯郸的路上,越想越多,越走越不放心,走到一处村子后,下马徘徊不前。
半响后,廉颇对陪同自己的家将统领廉封道:“廉封,你说,老夫是不是留下协助赵括将军?在上党继续同秦军做战。”
廉封知道自己家主难受,就上前宽慰廉颇道:“将军,万万不可呀!现在大王命你卸职后,尽速赶回邯郸。我们如果还留在上党,恐怕真的就落实你恋栈权位的传言了。”
“将军,你也不要难过了,现在你已经卸职了,就无需操心上党的战事了。我们也三年没回家了,这样也好,我们现在就可以尽速回家,与家人团聚了。”
廉颇摇摇头,对廉封道:“老夫之所以在此犹豫,徘徊不前,在考虑是否留下协助赵括?真的不是在考虑自己,而是担心在上党的,我赵国的这几十万大军、和众多的赵国百姓呀!”
“老夫观赵括此人骄傲自大,轻敌麻痹,若轻率出击,必遭惨败。其实我想法和你相同,已经卸职,干脆回家与家人团聚也好。”
说到这里,长叹口气,继续多廉封道:“但长平战事,非同儿戏,四十多万大军乃我赵国元气......老夫如此一走,如果真的我赵军遭遇惨败。老夫上对不起先王,下对不起这几十万大军,和挽留我的上党百姓呀!”
就在这时,看到一个侍官带几个侍从,骑马向廉颇的队伍赶来。
这个侍官来到廉颇面前,高喊道:“大王诏令,命大将廉颇尽速赶回邯郸。”
廉颇接完诏书后,哀叹一声,这才断了自己留下的念想,上马带领廉封等众人离去。自此,当地的百姓就把这个村叫徘徊村。
虽然诏书催发,去意已定,但沿途百姓仍拦路乞留。
百姓为啥能认出他来,除了廉颇的白发白须外,最显著的就是他骑的那匹体格高大,浑身雪白的玉兔宝马。廉颇为了摆脱窘境,经一村时,忍痛换掉了他的宝马良驹。此后,当地百姓就把这个村叫换马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