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嬴稷也说不下去了,对范雎道:“相国,你起来吧!无需如此。”
“多谢王上。”
嬴稷来到了墙前的地图旁,看着地图,久久无语。
范雎在嬴稷身后,对秦王道:“王上,可是担心中原联军攻打函谷关?”
嬴稷点点头道:“相国,现在中原各国合纵,集兵数十万,共同伐我秦国。此次邯郸之战,我军大败,此乃寡人登基以来,从未之有事。如之奈何?”
范雎考虑了会,对秦王道:“王上,不必过虑。函谷关乃我秦国东之天险,又有王龁将军率数十万将士镇守,联军肯定是攻不破的。”
“现在中原各国大军不退,实乃惧我秦国。害怕合纵之兵一退,我秦国随后报复。以臣看来,中原各国,现在也不想过多得罪我秦国。只是想要我秦国,一个不再出兵的承诺。”
“哦,以相国之见。就是中原各国,想与我秦国和谈?”
“大王,是的。现在只要我秦国与其各国和谈,言不再出兵攻打各国,其兵自散。”
嬴稷大笑,转过身来,对范雎道:“好呀!相国,以你之见呢?”
范雎也微笑道:“大王,我大军在邯郸之战中,所以失利,乃关东诸国三载来,合纵成功之故。我军确实损失很大,但中原各国也是元气大伤。”
“臣建议我王,可以派使者前去与诸国和谈,瓦解各国合纵之兵。待各国合纵之兵退去,我王又可各个击破。臣不相信,各国还会继续合纵伐我秦国?”
“王上,我秦国可以把关东原先占据的土地,给予各国。但是这些土地,只待各国合纵之军退却,我秦国就可以再拿回来的。故,臣才会说我王不必忧虑。”
秦王嬴稷马上道:“相国之言,甚合寡人之意。相国,你就按此意,尽快去办理吧!”
“诺。”范雎躬身而退。
燕孝王元年,八月末,秦国与中原各国在函谷关前达成合谈协议。
秦国将原先侵占的韩、魏、赵土地归还三国,秦国不再出兵攻伐三国。
中原各国退兵,不再攻打函谷关。
秦国自秦昭襄王四十八年春,调集大军伐赵,历经三载,结果却是大败而归。
秦军折损兵力达三十五之多,损失了蒙骜、司马梗等众多优秀的秦国将领。乃秦王嬴稷登基以来,对外用兵最大的挫败。
邯郸之战后,赵国收复了太原郡、武安城、皮牢关;魏国收复了河东郡以及安阳、汾城;就是韩国,也重新把上党郡与河内郡纳入了自己的国土。
邯郸之战,沉重打击了秦国的嚣张气焰,造成秦国近三十五万军人的伤亡,严重消耗了秦国实力。
邯郸之战,是秦国独强的战略格局形成后。关东诸侯,合纵抗秦取得的第一次大胜。直接导致秦国以往执行的,全面打击中原各国战略的破产。
秦国在长平之战后,本有一统天下的机会。但经过邯郸之战后,因为燕国的重新崛起,秦国统一天下的机会,愈来愈为渺茫。
邯郸之战前,秦军在长平坑杀了数十万的赵军。这直接造成赵国上下,对秦军充满刻骨的仇恨。面对秦军的进犯,赵国军民始终保持着的高昂士气,则是此战制胜的关键。
最终在”报仇雪恨“的口号下,赵国内部团结一致同仇敌忾,爆发出罕见的战斗力。
在秦军围困邯郸最危急时刻,赵国军民即使在城内易子而食,以骨为炊,也不愿意投降秦国,这是秦国上下始料未及的。
秦王嬴稷在赵国内部团结、外部合纵抗秦形势已成的情况下,单纯从兵力对比出发,认为秦强赵弱,坚持攻赵,在战略上已属重大失策。
而在初战失利、顿兵坚城时,仍一再增兵继续强攻,置燕、魏、楚援军于不顾。在作战指导上亦欠稳妥,因而导致失败,从而最终丧失了灭亡六国的机会。
尤其最重要的是,邯郸之战结束后,秦国乃至中原各国的实力均遭到重创,但北部燕国的国力却愈加增强。
燕国那个未来年轻的掌舵者,已经不会再给秦国,乃至中原各国任何喘息的机会。
其兵锋已经指向了中原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