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康六年的春天,在民众的期待中准时到来。
清晨,殿檐的回廊内,姬康看着满天如蚕丝般的细雨,不由脱口而出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念完之后,才发现站在回廊角落里的内史正摇头晃脑、奋笔疾书,不由得摇了摇头。
蓟都乃至附近地区的春耕刚刚结束,这一场春雨恰逢其时,自己也是有感而发。
唉!不用说,今世这首诗的作者,肯定会被认为是自己。
自己这真的是——很无耻啊!
正在感慨之际,就听到侍令官王从在旁提醒道:
“王上,今日大朝,群臣已至,请王上上殿。”
姬康点了点头,面色顿时肃穆起来。
今天大朝,所议之事固然很多。但最主要的事情只有一个,就是以李牧为主帅,率领燕国的精锐之师反击匈奴。
去年匈奴袭击武川城,让姬康深深意识到,北方这个游牧国家对于燕国的威胁。
虽然燕国朝堂的规划重点,仍是注重南方中原各国。但是,若疏忽北方东胡、匈奴等国,尤其是匈奴这个国家的话,将会在未来,给燕国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
到了今天,统一天下已是燕国未来几年必然的选择。这不但是姬康的选择,也是燕国自上而下共同的选择。
试想一下,燕国在未来征战中原之际,匈奴或东胡再如去年袭击武川城一样,给燕国的背后‘捅’上一刀,燕国马上就会面临着,被南北夹击被动的局面。
而更为重要的是,除姬康外,中原各国君主乃至各国朝堂和民众们,谁也没有意识到此刻北方草原也同中原一样,也在进行着“大一统”,其主角就是被中原各国鄙视称为胡蛮的匈奴。
北方草原也是在匈奴一统各游牧部落之后,按照姬康前世的话来说,才真正有了独立的国家和民族的意识。并形成了独特的游牧文明,自我地排斥中原的统治。
从而在今后同中原农耕文明,展开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争锋。
在姬康的意识中,自己前世中,华夏政权的做法就极其稳妥。
将北方各草原部落纳入到中原的统治当中,其各部落民众同中原各国的民众一样,长期接受华夏文化和习俗的侵熏,方是解决各民族之间矛盾的正解。
但是很可惜,也很遗憾,目前的燕国,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中原没有统一,根本谈不上也顾及不了,北方草原各国的兼并战争。
既然如此,打断匈奴的崛起之路,遏制匈奴的快速壮大,不使北方草原形成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就是当务之急了。
纵使燕国朝堂中,有不少的人对出兵匈奴,有异议也有争论。也被姬康用这半年的时间,给提前“抚平”了下去。
自去年匈奴袭击武川城之后,燕国朝堂在姬康的主张下,反击匈奴的军事主张就定了下来。
….
在李牧回到蓟都之后,姬康与李牧乃至朝堂的几个阁相几番磋商,朝堂各部门亦按照朝堂同李牧达成的共识,开始了有条不紊的备战。
首先,李牧亲率司马尚的十三军一师,会同鞠武带领着的宫禁军一师,共计两个师的兵力,出九原向西攻击头曼城;
其次,由王忙率领十四军两个师的兵力,出云中攻击匈奴的右路,并监视东胡的动向。
与此同时,远在边郡的缚豹也率其部,陈兵于东胡边界,牵制和呼应此次反击匈奴的军事行动。
以上的大军,皆在年前已从蓟都、雁门,云中等各地出发,早早地部署到了边界攻击位置。大批的医疗、粮草辎重等后勤物资,也亦安排妥当。
根据李牧的提议,燕国的春耕基本结束之后,就是出击匈奴的最佳时机。
李牧就出击匈奴时机的问题,曾这样对姬康言道:
“王上,匈奴各部落平时为民,战时为军。秋天之时,匈奴牲畜长得肥壮,青壮年也从长时间劳累中解脱出来,没有任何负担,正是轻装上阵的时候;
而我燕国,一到秋天恰逢秋收之季节,大量人力投入到采收,所以匈奴乃至北方草原部落,多在秋冬南下抢掠中原。
匈奴各部落多依赖牲畜。春天,正是匈奴乃至草原各部落牲畜怀上幼崽,忙于一年生计的时候。如我燕国选择在此时出兵,匈奴的这个过程就会被打断,匈奴的生活必会受到很大影响。
故此,我燕国选择在春天攻击匈奴,就正当其时。如果春季攻势受挫,我燕国也可在夏天发起第二波攻势,不让匈奴正常发展,从而达到削弱匈奴的目的。”
姬康对于李牧的主张是非常赞赏的,战争自古并延续将来,讲究的就是天时、地利、人和,而天时排在第一位,其重要性不言而语。
在中原没有统一之前,一口气灭掉匈奴,是不能也不现实的,只能就李牧所说的那样缓缓图之。
当下,燕国军队的武器装备,包括后勤医疗等,是远远超过匈奴的。
并且燕国储备有大量的粮食,可以迅速补充严冬对马的损耗,比如“栗马”,就是用谷子喂马。这样一正一反,就从而将燕国经济上的优势,最大程度的转变为战场上对匈奴的优势。
结合前世汉灭匈奴的历史,姬康坚信:今后,燕国只要按李牧的主张,每到春季就发兵攻打匈奴,不让其壮大。多坚持几年,匈奴必会逐年削弱,最终被燕国灭掉同化。
朝堂之上,燕国各部门的事宜,皆被有条不紊地安排了下去。
朝议结束之后,燕国朝臣并没有像往日一样,听到侍令官王从喊叫“散朝”的声音。而是看到自家年轻的君王,缓缓从王座之上站了起来,来到了王座的前方。
站在王座的台阶之上,姬康的目光扫视了下殿内的众臣,最后看向了李牧。
….
“李牧。”
“臣在。”李牧出列,朝姬康抱拳行礼。
“匈奴猖獗,袭我城池,屠我民众。寡人,要报仇了。”
姬康一字一句地言道。
“臣,明白。”
李牧低头躬身,声音响亮而清晰地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