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子时前最后半个时辰,皇城东侧景风门开启,数十手持令箭的禁卫士兵打马出宫,向各方内朝大佬的宅邸奔去。
怀州黄君汉秘奏,嗯,以杨恭仁为首的幸存杨氏宗亲携皇泰帝“御带血书”,言太尉王世充谋逆篡位,软禁圣人,诏天下诸侯勤王击之。
很耳熟是不是?
汉献帝彼时才死了不到四百年,史书上的墨迹还香着呢。
但这不重要。
御带,现下就在老黄手里握着。血书,上面也有,都是新鲜的。人证物证俱在,谁敢说这不是真的?不信去问问杨侗,他敢说不是么?
这理由,够正当了吧?
当然老李若是嫌不够也没关系,某赵王这还有别的。
潞州刺史徐世勣深夜上奏,言说濮州兵马总管杜才干秘密稍信于他,欲要奉土归唐。但彼时滑州刺史邴元真已然瞧出了端倪,恐消息走漏,希望老李能立刻派兵,接管濮州。
于此同时,太原府刘政会与温大有也联名上奏,言说闻听洛阳之事,北地世家群情激奋,纷纷要求朝廷出兵,解民于水火。并踊跃报名竞标后勤粮草运输一事,希望朝廷能把后勤运作交给他们。
政治、军事、民意,三个方向的组合拳打下来,使得老李与闻讯被叫来加班的朝臣当场就哔了王世充。
你特么的,找死也不用这么着急吧?
“军情如火你们懂不懂?”
灯火通明到老李只觉眼珠子都被晃得生疼的两仪殿里,李大德脸带嚣张的指着被张半月高举在脸前的河洛舆图,对身前的萧瑀、任瑰等说道:“你们看,现下王世充的大军正在洛阳旧城与偃师一线与我军相峙。在西面,又有小股军队与平津关驻军在追击裴仁基的残部。”
说着,便竖起三根手指怼到众人眼前,哼道:“虎牢、函谷,此二关早已在我军手中掌握,此时平津关空虚,若趁机克下,则洛阳三面门户尽入我手,王世充就好比那被捂在锅里的烂肉,便是安上翅膀也别想再蹦跶起来了!”
“哦,如此说来,此时确是克下平津关的良机!等王世充反应过来叫大军进驻,背靠山体的关城可就不好打了!”
同来开会的李世民怦然心动,扭头看向上首时,挂着空档只披了件单薄冕服的老李却是皱着眉头,仍有些犹豫。
他就讨厌这种突发事件,完全不管人家心里的牌坊立没立好。
本来他是想要等到王世充实质已经做下篡逆之举时再行动手。那会儿悠悠众口已然被堵住了,怎么做都占着理。现在理由虽然多,却没有一个是和当事人直接挂钩的。
他总觉得,这里面有坑。
“现下消息尚未传开,攻平津关,恐落不宣而战之口实啊!”
似看出了老李的犹豫,下首强打精神的裴寂适时开口。
李世民隐有皱眉,自从刘文静死后,他瞅裴寂就格外不顺眼。待扭头看向他们家老三时,却见这货脸色古怪,一副想笑不敢笑的模样。
非是不宣而战,而是已经在战了。
早在他出门把他老子从某婕妤的寝殿揪出来时,诏令黄君汉偷袭平津关的命令就已经发出去了。
本来他只是想打个时间差,左右不差开会这一会儿。却没想到他老子的心理建设这么难搞,足足找了三个理由还不够。
第四个理由已经在路上了,只是因为传信的人是骑马,所以来的比较慢。而这个理由,大抵是目下真正的一起突发因素。
当然了,是不是突发,老李本人最清楚。
就在日前,受皇帝诏命南下安抚朱粲部众的散骑常侍段确,在前者招待他的接风宴上不知何故与之起了口角。
原因还在于朱粲的风评上,毕竟这货有食人的先例,即便是投了唐,口碑也就那么回事。结果席间段确酒醉,借着酒劲大骂朱粲是“食人狂贼”,被后者下令当场扔进油锅里成了下酒菜。
这还没完,而后朱粲引军尽屠菊潭城中百姓,做成“军粮”,东向直奔豫州投王世充去了。
是不是早有预谋,谁也不知道。但真较起真来,老李叫一个门下省从四品的闲职散官去教训一个御封的二品郡王,这操作本来就骚的很。
八百里加急的军报在凌晨抵进长安,使得今日的早朝群情激奋,连陈叔达都改了说辞,叫嚣定要捉住那姓朱的点天灯,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