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州,居无定河中游和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的分界线上,为历史上重要的边关要塞。</p>
银州城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南北朝时期,以产良马而得名。</p>
银州地古代属白翟,秦、汉为上郡,东晋为赫连大夏管辖。到了南北朝周武帝三年(563)始置银州城。</p>
前秦时这里称骢马城,曾有人在这里放牧骢马(黑白毛相杂的马)。马在蒙古语里叫乞银,银州因此而得名。</p>
两岸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物产富饶,一向为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突厥统治者进犯关中的孔道。大唐时即在此设银州节度使重兵防守。</p>
至于夏州,南北朝时赫连勃勃称夏王,筑统万城都之,公元431年,北魏灭其国,先改统万城为统万镇,不久即改为夏州,治岩绿县。</p>
隋改置朔方郡于此,唐复为夏州,唐末拓跋思恭镇夏州,子孙继之,遂为西北地区重要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p>
唐末以来,因夏州风沙侵袭,定难军的统治中心逐渐转至水草茂盛的银州。</p>
柴宗训统大军行了二天,一路上党项人竟无军队敢来擢战,于开熙十一年十月三十日兵临银州和夏州城下。</p>
曹彬统第四兵团兵围夏州城,皇帝柴宗训则统呼延瓒第一兵团和张咏二万龙骧卫、汤启五千武德司,兵围银州城。</p>
二城之间相距不过百里。定难军指挥使李光睿命兄长李光新和弟弟李光遂统军七万守夏州城,自己则统军九万守银州城。</p>
大军在银州城下五里,先安营扎下坚固的大木寨来,一切皆由兵团长呼延瓒指挥。</p>
柴宗训则在旁观看呼延瓒的安排,不明白之处便询问他,呼延瓒毕恭毕竟的讲明如此安排的缘由。</p>
待立营完毕后,柴宗训率众将立于中军处,打量起几里外的银州城。</p>
因定难军七州之地,皆是气候干燥少雨的黄土高原,因而银州城墙并不十分高大。</p>
原本高约二丈的石土城墙,经过这几月来定难军的大肆加固,已成高达五丈、厚达三丈的石土城墙。</p>
柴宗训打量良久后,看向呼延瓒道:</p>
“呼延爱卿,可有何快速破银州城之策?”</p>
呼延瓒刚才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当即道:</p>
“启禀陛下,银州城墙虽经李光睿大幅加高加固,然而因此地气候、地形等限制,城墙所用材质皆为碎石与泥土混合。</p>
此种城墙坚固性远不及我大周中原及南方各城的青石城墙,只须以我军投石机连续投巨石轰击城墙,十日内可破城。</p>
届时以陛下龙骧军之兵精器锐,可全歼定难军。”</p>
柴宗训满意的点了点头,道:</p>
“呼延爱卿片刻间已根据战场实地情况,判断出最佳破城战术,不愧是朕龙骧军中名将。”</p>
看到身周众将后排的林仁肇,柴宗训微笑道:</p>
“林爱卿乃当世名将,对于破银州城,有何良策?”</p>
林仁肇得柴宗训器重,入龙骧军中,为第二兵团千户,经几个月来的军中训练,已熟悉了龙骧军的军纪军风。</p>
林仁肇行礼道:</p>
“启禀陛下,臣以为呼延都督已指出破银州城的关健所在。</p>
臣向闻陛下待民仁义,不到万不得已,决不以牺牲百姓为胜战代价。</p>
臣虽有一快速破城之策,然而百姓死伤必重,因此仍以呼延都督之策为最佳。”</p>
柴宗训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