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就得吃药,这个今天看来再简单不过的常识,在旧华夏和新华夏初期的不少乡村并不是主流的逻辑,有了病之后是念鬼,笼上一盆火,生病的人在上面来回跳,并在嘴里咒骂牛鬼蛇神,除了仪式感被拉满,什么后续都没有,不是人傻的不想治病,而是不知道除了念鬼还能有什么其他的办法。</p>
大城市里现代医学的光芒再强烈,也无法穿越千山万水的阻隔去照亮每一个角落,除非有人愿意举着火把走到角落中央去,老人家为普通老百姓撑腰的六二六指示很快传遍了整个华夏,被选拔成为赤脚医生的青年们在公社医院学习成长,一般为期3-4个月,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在掌握了医学基础和常见病防治的知识后就成为了大队上能够独当一面的全科医生。</p>
赤脚医生最大的贡献是把公共卫生和基本的医学保健知识普及到了乡村,在《赤脚医生手册》的目录中也能发现,排在首位的内容是介绍卫生饮水、灾后防疫等公共卫生知识,赤脚医生除了给人看病实现治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带领村民完成对疾病的预防,给水井消毒,指导厕所的修建,给适龄儿童接种疫苗,还要隔三差五就地取材熬上一大锅预防汤药给大家喝。</p>
7*24小时,上门出诊、防治一体的医疗服务,村民们需要支付怎样的成本呢?这时的农村是实行合作医疗,每人每年支付1-3元钱的医保,看病挂号5分钱,甚至可以先看病后给钱,真正的是全民医疗,极低的费用让赤脚医生真正成为了那个贫困年代里人们养得起,用的动,留得住的救命人。</p>
因为身份的关系,赤脚医生会受到群众的优待,虽然不是干部,却依然会是村子里颇有地位的人,因为行医而耽误种的田,有时候会在一个上午被几十个同村人抢着干完。赤脚医生时代人们拥有着和今天截然不同的医患关系,因为常年生活在一起、有的甚至相互之间就是亲戚,彼此具备非常强烈的认同感和信任,赤脚医生如果放到后世那肯定是要被当做无证行医追究责任的,但在当时却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那个年代没有医闹,更不存在杀医生的疯子。</p>
1965年龙国人均预期寿命为49岁,低于世界平均水平6岁;到1975年龙国人均预期寿命64岁,高于世界平均水平3岁。10年时间,龙国人均预期寿命提升了15岁,到1980年,龙国约有90%的生产大队实行了合作医疗,形成了集预防、医疗、保健于一身的三级卫生服务网络,通过这个当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医疗体系,龙国成为了第三世界中第一个彻底消灭天花和小儿麻痹症的国家,并且极大地降低了婴儿死亡率,这个显着的成效在当时被世卫组织和世界银行誉为“以最少投入获得了最大健康收益”的华夏模式。</p>
在一个全民贫困、经济水平低下、没有现代化医疗设备、又极度缺乏专业医疗人员的情况下,龙国竟然奇迹般的使亿万国民获得了最基本的医疗保障。</p>
他们赤着脚、肩背急救箱、风雨无阻访病送医的身影,已经成为20世纪龙国最温暖的社会集体记忆之一。</p>
赤脚医生的职能后世已经被村医系统替代,现在卫生防疫站的职能归纳到了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中心的公卫部门,而且组织更严密比以前参与的人数更多。</p>
赤脚医生这个词如今越来越少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里,甚至不少年轻朋友还会将他做贬义化的理解,其实通过这章就是要告诉大家赤脚医生是个好词,是光荣的身份,是一群值得尊重的人!</p>
(本章完)</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