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化肥工业(1 / 2)

吃了一顿饭,把家里安顿好后,王洛跟杨教授他们和一些农大的学生就坐着火车一块出发了。</p>

火车上王洛他们十几个人都在一个车厢里,所以除了吃吃喝喝,就是瞎扯淡。</p>

“王洛啊,你咋去研究机械去了,以你的能力来我们农大干农业多好啊,你天生就是干这一块的,看看你养的猪,看看你打算接下来的打算,再看看你弄的大棚蔬菜,还有高教授跑到南方打算搞的杂交水稻,你就是吃这碗饭的。</p>

虽说我不知道为什么你报考了会计专业,非要去学什么会计,学了就学了,报考也晚了,可伱的天赋不能浪费,还是安安心心的来我们农大,我们保证用心教你,凭你的能力绝对能出人头地,机械压根跟咱们不沾边,你去学习就是浪费啊!”</p>

杨教授当知道王洛竟然去学习机械去了,有点感到遗憾,趁机就打算让王洛放弃这些,好好的在农业领域搞研究和学习。</p>

“杨教授,我就是图个好玩,趁着年轻多学点东西总是没有坏处的,而且机械这玩意跟农业那是相辅相衬的,在我的想法里,农业必须实现机械化才成,现在的方式太落后了,一般情况下都是牛拉犁,也就少部分地区采用的是拖拉机,割麦子也没有收割机,全是人工,这怎么能行啊,靠这个咱们老百姓怎么能想吃啥就吃啥。</p>

所以我学机械就是想研究一些机械设备啥的,争取农业机械化,还要实现化肥的量产,学会了这些,我就可以研究一下这些东西了,你看,农业跟工业是息息相关的。”</p>

“嗯,这個好,真要研究出来,那咱们全国的老百姓都能吃上白面馒头了,那就去干吧,需要我们帮忙的尽管说,咱就是你的后盾,不管行与不行,咱们只要做了就成。”</p>

杨教授听了立刻拍手叫好。</p>

王洛打算从老家回来就开始从事机械方面,尤其是化肥设备方面的研究工作。</p>

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等化肥的出现,不仅大大增加了单位面积的产出,还缩短了农作物的生产周期。过去需要通过休耕和轮作以培肥地力的生产模式得以改变。同样一块土地上能够养活的人口数量大为增加。由此,欧洲人口进入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不过,化肥来到龙国却要晚很多,尤其是现在龙国石油都缺乏,化肥那就更不用说了,稀缺的很。</p>

上世纪三十年代,范老等民族企业家在金陵创建了华夏第一座化肥厂——永利硫酸铔厂,化肥工业开始起步,但直到1949年龙国成立之时,全国各地的农业生产仍然是以农家肥为主。</p>

随着各地土地改革和农村合作化运动的开展,对肥料的需求越来越多。龙国的农村先从大力积肥入手,施肥量年年增加,这也是从1949年到1958年全国粮食产量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一时期,大约每亩施肥量多的达到1000公斤左右。不过,这些肥料基本上都是肥效不高的农家肥。</p>

1957年到1958年冬天,全国轰轰烈烈掀起一场积肥运动,提出要“家肥出门、矿肥出土、山肥下山、水肥上岸”。农民们向水底要河泥、要塘泥肥,向地下要草炭肥、要矿肥,向牲畜要粪肥,在积肥造肥上有许多创造和发明。</p>

如:皖省农民把他们进行熏土、扫尘灰、换灶换墙、捞螺蛳的经验总结为“熏、烧、挖、换、扫、沤、铲、堆、拾、捞”十字诀。闽省连江县组织渔民打捞了大量苔菜、海胆、细蛤、海土等数十种“海肥”。</p>

王洛记得小时候,还有一些老人,每天起的很早,拿着个篮子,出来捡拾动物的粪便拿回家上地用,可谓一点东西都不浪费,这个习惯差不多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p>

在化肥不够用的情况下,一些地方的农民开始探索如何把传统的农家肥和有限的化肥组合起来综合施用,以达到最佳收益。1954年秋天,陕省醴泉县烽火农业生产合作社的51亩多玉米地,平均亩产达到566斤多,其中有1亩多的丰产地亩产更是达到了1500斤多,这可不是59年的时候故意宣传,这是实实在在的。</p>

建国之前,这里的每亩玉米地不过收三、四百斤。何以有了如此大的增幅?合作社主任王保京总结了一整套高产经验,包括深耕蓄水、选用良种、合理密植、防虫防风、人工授粉等,而对肥料的综合施用以及相应的配套灌既措施也是其中之一。</p>

他细致地介绍了这套施肥经:除了每亩上圈粪8000斤、灰粪1500斤作为底肥,播种时上20斤硫酸铵。而在玉米生长过程中,还要施追肥4次:——当苗高一尺左右,每亩上旧墙土粪8000斤和硫酸铵16斤,沟灌第一次。</p>

——当苗高三、四尺时,每亩再上20斤硫酸铵,沟灌第二次。</p>

——玉米孕穗期间,又上10斤硫酸铵和20斤过磷酸钙的混合肥料,沟灌第三次。</p>

——玉米灌浆时,再上硫酸铵10斤,并且在根外喷过磷酸钙溶液100斤,沟灌第四次。</p>

工作做的特别细致,可见当时咱们国家的一些人,已经走在了时代前列,开始总结出自己的一套办法,但这种办法,好归好,可只是个例,哪有那么多的农家肥供他使用啊,最终还是要靠工业的大规模制造化学肥料来实现粮食增产才是根本。</p>

要是化肥能供得上更多的农业生产所需该多好!这不仅是当时农民们的普遍心声,也是化工人士的愿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