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一汉当百胡(2 / 2)

拓跋鲜卑长期以来被人看做通古斯人,其实他们祖上来自长白山、大兴安岭一带,留在东北的一支鲜卑又被叫做锡伯人,演化为明朝女真人的海西四部,叶赫那拉氏便在其中。</p>

此时的鲜卑人取代了匈奴的生态位,是漠北漠南草原的绝对霸主。</p>

换个说法,蒙古草原上的马群大多在鲜卑人的控制下。</p>

打下晋昌郡,也就能抢他们的马组建成规模的骑兵部队。</p>

义军摆开阵型后,在盾牌手的掩护下,将组建好的四架长梯搭到盂县城头上。</p>

此城位于一处山脚,连护城河都没有,义军倒不用费劲填河。</p>

准备好之后,李昊与义军将士一起,前后爬梯子攻城。</p>

盂县县长还是负责任的,组织手上不多的兵力民夫抵抗到了义军攻上城头。</p>

之后的事情就简单多了,城内晋兵、丁壮前后投降,举孝廉出身的县长则意欲逃跑,被骑马的李晃等人在城外抓住,献给了义军大将军。</p>

义军则按诸户一致的原则开始整编盂县城内外的百姓。</p>

这個县城位于山区,土地不肥沃,修筑坞堡的士族不多,义军拿下各乡时相当顺利。</p>

盂县守军可以说是一团散沙,虽然赵国等地疯传宇宙大将军有关张之勇,百战无前。</p>

但李晃没有亲眼所见,也不好给他的老父亲交差,于是又等了两天,总算是等到了大战。</p>

来自义军侦察兵的军情,有一股两三千人的晋军自幽州蓟县方向赶过来,因此李大将军只带着五百弓弩手、刀牌手就往井陉县回军。</p>

李晃等人自然也跟着,他们是带了铁甲的,又有战马,即便义军打不过,他们也能逃的掉。</p>

虽然义军手上的马匹不多,但李昊还是布置了相当数量的侦查骑兵,因此幽州晋军到来之前,井陉县的义军百姓基本上被撤离到县城、各坞堡、乐平两县等安全之处。</p>

幽州晋军没有浪费时间去攻打乡野间的坞堡,他们直接行军到井陉城外五里处,似乎准备一举攻破这座城池。</p>

井陉城外,段氏鲜卑的将军段文鸯、幽州军校尉卢嵘等人聚在一起,商议破城之法。</p>

“井陉城有护城河,如要营造云梯硬攻,恐折损不少人手。不如我派人引诱那反贼出战,烦请段将军于城外击杀反贼诸李。”</p>

卢嵘准备让反贼和段氏鲜卑骑兵先行火并一场,然后幽州晋军再动手。</p>

此时汉人中的骑兵部队大多数都是弓骑手,使用角弓杀敌,马也不披甲。</p>

唯有北方的幽州骑兵、鲜卑骑兵装备了不少双马镫,配合高桥马鞍、卜字戟、长矛等武器装备,用重装冲锋的方式冲散敌阵,再用弓骑兵追杀溃散的敌军。</p>

这种打法是辽东辽西几郡的鲜卑骑兵和晋军相互攻伐时演练而来,南边汉兵目前还没有接触过重装冲锋的战法。</p>

段文鸯自持勇武,也没把区区几个流民帅放在眼里,自然大大咧咧应下。</p>

“那就先说好,攻下井陉城后,城内工匠、铁匠分我们一半。”</p>

鲜卑将军已经打起了汉人工匠的主意。</p>

卢嵘勉强点头同意,给流民干活的工匠是要卖给大族当奴隶的,分出去一半就少一半的钱。</p>

城下在分赃的同时,城内的诸李在商议守城战该怎么打。</p>

李晃有点见识,知道段氏鲜卑骑兵与其他鲜卑骑兵打法不太一样,因此真心建议义军大将军守在城内。</p>

“唯有守城才能避敌之长,望大将军三思。”</p>

李昊却兴致勃勃,他原先想着去拓跋鲜卑的地盘上抢马,没想到辽西的段氏鲜卑居然送上门了。</p>

“这却无妨,我只想得到那些战马。你等就安心守在城上,看我一汉当百胡。”</p>

PS:求推荐票求月票。</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