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我祖上也食晋禄(2 / 2)

李昊深感可惜,不过就这晋阳王氏各府邸,都能让他抄好几天。</p>

攻下晋阳城后,义军并没有继续攻占太原郡的各处县城,而是花了五天整编降兵、抄没士族田产、坞堡。</p>

还没等李大将军过足了抄家的瘾,从井陉城而来的李代就追到了晋阳城,为大将军送来了最新的冀州局势。</p>

“洛阳司马伦发兵三万、征召随军民夫两万,号称十万大军,一路攻占赵郡诸县,目前李廉将军已经带人退回了井陉关以内,义军百姓大多安全,只是没地方住,在乐平郡凑合过。”</p>

“中山等国国兵与邺城兵合营,约有四万兵卒,随军民夫过万,连续攻占常山郡诸县,我出发前李矩将军已经将各县城内驻守的弟兄们收拢到了井陉城内。”</p>

“呆傻天子御驾亲征,洛阳军将他安置在辇车上,每每冲锋,必使呆傻天子的辇车位于阵前,李矩将军猜测,司马伦应该是想让我们弄死呆傻天子。”</p>

“幽州兵也在集结,他们联合了鲜卑骑兵,似乎准备从北面进攻我们的长郡,目前还不清楚局势。南边的许昌兵也来了不少,属下们无能,没有探查到许昌兵的虚实。”</p>

李昊听着这些军情,顿时兴奋起来。</p>

“我还怕他们几家内斗,没空腾出手来对付义军呢,这下好了,什么司马伦、司马颖、司马冏、司马衷,通通都给我死。”</p>

晋兵大举集结,省了李大将军不少的事。</p>

事不宜迟,在晋阳城内整编的义军将士当天开拔,准备翻越太行山,回到东面地盘迎接恶战。</p>

……</p>

井陉关所在的绵山东侧,绵延数里的晋军营寨内热火朝天,被征召的民夫、工匠们日夜不停打造云梯、攻城车、抛石机等攻关军械,骑马的军吏来回驰骋,将各路将军的军令传达到底层军吏手上。</p>

手持长戟、长矛的军户兵抓紧时间操练,操练时多流汗总比战时流血强。</p>

一队来自东南方向的骑兵往邺城军营寨附近疾驰。</p>

给事黄门侍郎王敦也在其中,他是跟着叔父王彦来的。</p>

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让这位三十四岁的晋武帝驸马连声叹气,“封王与洛阳中军互不统属,攻关之日,尚不知是哪家出力和贼兵死战。”</p>

他叔父王彦毫不在意,安抚侄子道:“各路大军云集,领兵猛将上千,总有攻关之人,何必为此忧虑。”</p>

明眼人都看的出来,如今晋军隐隐分为两大阵营,以成都王为首的在外封王所辖之兵与司马伦遥控的洛阳中军。</p>

琅琊王氏先前就花了大力气安排了数名族人在太子司马遹身边任职,太子死后,琅琊王氏的布局都打了水漂,王彦等人很不满,有相当一部分族人支持司马颖这一派。</p>

邺城军里早就有琅琊王氏族人迎出来,短暂寒暄后,王彦带着侄子、亲随们去见成都王。</p>

中军大帐里,卢志、郑球、石超、费立、杨邠、杜烈、杜良、和演、杜毗等成都王的幕僚、掾属们基本到齐,甚至还有其他封王派来的联络之人。</p>

“这是祖逖,齐王的司马掾。这位是王承,常山王的参军……”</p>

名为王澄的琅琊王氏族人将帐内之人给叔父王彦一一介绍清楚。</p>

王彦、王敦等人拱手见礼,双方才各自按地位跪坐,而后成都王司马颖自帐内屏风后转出来,众人又是起身行礼,折腾好一阵儿后,方又跪坐。</p>

“不知王刺史如何看待司州之兵?”</p>

司马颖先抛出一个难题,虽然同为晋兵,可如今两大部却像是敌军一般相互提防。</p>

天子是他亲哥哥,天子御驾亲征,作为弟弟的他应该前往洛阳军营寨里觐见,但成都王觉得他去了会被司州兵拿下,于是悄悄躲在自家营寨里不现身。</p>

“听闻那贼将李昊极为悍勇,成都王不妨留守后方坚城,平叛之事交由府内大将即可。”</p>

王彦先指出最重要的一点,赵王司马伦自己躲在洛阳城内不出来,那成都王也没必要亲临前阵督战。</p>

司马颖无奈道:“天子就在司州之兵营寨里,我若不来,成何体统!”</p>

王彦一听便明白这位成都王还存了抢走天子之心,这是好消息。</p>

他便出了个主意,“常山王深明大义、顾全大局,不如由常山王于前线督战,请成都王回邺城,等平叛的好消息即可。”</p>

王彦担心的是那贼将听闻成都王亲临井陉关下后,会不顾一切杀到邺城军营寨内。</p>

只要司马颖活着,死再多的军户兵士族们都能接受。</p>

甚至高门士族还巴不得由朝廷管辖的军户兵和李氏贼兵两败俱伤呢,到时候手握私兵部曲的高门士族能在朝廷捞到更多的好处。</p>

这正是司马颖所担心的,“常山王、中山王正在围攻井陉城,若调常山王过来,万一他派兵抢到了天子,那我岂不是白动大兵?”</p>

中山王司马缉是他的人,常山王司马乂虽然也听成都王的调令,但司马颖对这个素有贤名的哥哥一直暗中提防。</p>

“无妨!天子在常山王手上,总比在赵王手上强。”王彦继续劝司马颖回邺城。</p>

他没有明说,但众人都明白,一旦常山王抢到了天子,邺城军兵多粮广,届时还是成都王说了算。</p>

司马颖沉默不语,常山王派来的参军王承找准时机拍了顿马屁,“成都王以大局为重,请来了幽州都督刘宝和鲜卑骑兵,平息贼兵叛乱是板上钉钉之事。”</p>

王承是晋阳王氏出身,虽然这支晋军尚不知道晋阳城的情况,但王承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p>

他准备投到兵马较多的成都王府上。</p>

司马颖思量很久,觉得还是小命重要,于是同意了王彦等人的提议。</p>

PS:求推荐票求月票。</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