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盾小心的继续。</p>
“到了洪武五年,原沛县县令王雄,高升徐州知府。”</p>
“王雄举荐宋隐成为了沛县的县令。”</p>
这么说来,朱元璋隐约还记得是有这么回事。</p>
当时他也是见王雄为人正直,是个清官。</p>
没有对宋隐进行调查就同意了。</p>
不禁自语道。</p>
“在沛县就听宋隐说过,自己卖官上头有人顶着。”</p>
“难不成,这上头的人,就是王雄。”</p>
此话一出,陈盾吓得冷汗直流。</p>
心想宋隐好大的胆子,竟然敢卖官,陛下最是厌恶贪官。</p>
可是。</p>
为什么宋隐的脑袋还没有搬家。</p>
陛下怎么没有当时就斩了宋隐?</p>
还没有等他想明白,就听到朱元璋问道:“沛县的经济如何?”</p>
“沛县每年上缴给朝廷的银子,跟其他县比起来又如何?”</p>
朱元璋对沛县的税收,抱有很大的期望。</p>
沛县那么繁华,说是大明最富有的县也不为过。</p>
朱元璋想,这么繁荣昌盛的富县,每年上缴国库的银子,怎么都得比别的县高出几倍才对。</p>
未曾想。</p>
陈盾接下来的话,惊得他目瞪口呆。</p>
“陛下,沛县每年上缴的银子,也就比他县多了几两银子。”</p>
“不过沛县每年上缴的银子却在递增。”</p>
“宋隐上任第一年,比平县多了三两银子,第二年多了八两……”</p>
“去年则是多了十两。”</p>
朱元璋整个人都不好了。</p>
脸色极其的难看。</p>
如此富裕的沛县,怎么可能只有这点税银??</p>
多出来的税银都去哪了?</p>
朱元璋气得火冒三丈。</p>
不过这次他没有着急下决定。</p>
继续问道:“还查到了什么?”</p>
陈盾摇摇头:“回陛下,就查到这些。”</p>
朱元璋惊愕的看向陈盾,不敢置信问,“就这些??”</p>
“派出去那么多人,耗时一个月,就只查到这点信息??”</p>
陈盾见势不对,吓得当场跪下。</p>
“陛下恕罪,臣等无能!”</p>
朱元璋怎么可能不气?</p>
自己在沛县的听闻,都比拱卫司一对一查回来的还要多。</p>
朱元璋气得发抖。</p>
“一群废物!!”</p>
陈盾抖着身体,“陛下息怒啊!”</p>
“息怒息怒,除了这句,你还会什么?”</p>
朱元璋大怒,抓起奏折甩到陈盾的头上。</p>
“朕要你们有何用!”</p>
“沛县的农田种满了庄稼,百姓安居乐业,随处可见的作坊……”</p>
“就连店小二的月钱有多少,朕都知道!”</p>
“看看你们,都给朕查了什么?”</p>
陈盾吓得直磕头,担心项上人头不保。</p>
“陛下饶命啊!”</p>
朱元璋气得一脚将陈盾踹倒在地。</p>
“滚!”</p>
陈盾逃也似的爬了出去。</p>
许久,朱元璋气消了些,这才有心情思考。</p>
拱卫司职责是保护皇室的安全。</p>
让他们去当探子,无疑是收效甚微。</p>
这让他意识到,拱卫司的人已经无法达到他的要求。</p>
“看来,有必要组建一个全新的机构,主打探查和探听消息。”</p>
这次是宋隐,日后需要探查的事情只多不少。</p>
思忖片刻,朱元璋写下锦衣卫三个大字。</p>
……</p>
不知不觉又过去了一个月。</p>
朱元璋下朝回到书房,就听到太监通报,“陛下,皇后娘娘求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