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p>
“臣有一个想法。”</p>
一名大臣抱拳,“臣听说陛下去福州微服私访。”</p>
“陛下似乎打算再去一次。”</p>
“臣想……”</p>
他脸上恳求之色溢了出来。</p>
“臣想同陛下一起去,臣太想亲眼看看福州的盛世美景。”</p>
这话一出。</p>
更多的大臣心思电转。</p>
“这建议不错。”</p>
“期待亲眼看看福州的发展。”</p>
“带上臣吧!</p>
瞬间。</p>
大臣们掀起了微服私访的热潮。</p>
“陛下,臣的官职可比他大多了,他能去臣自然也能去,陛下带上臣吧!”</p>
“论官职吗?”</p>
“你们谁比得过我这六部尚书。”</p>
“六部那么多人都跟陛下同往,还算哪门子微服私访?”</p>
“就是,去了那么多人,福州不疑心就怪了。”</p>
“本官愿为陛下鞍前马后,出行名单算上臣一人。”</p>
“呸!你要能鞍前马后?那本官就端茶送水。”</p>
瞬时。</p>
朝堂乱成一团,文武百官吵起来了。</p>
既然是微服私访,自然人数不能过多。</p>
众人为争一个名额吵得面红耳赤。</p>
朱元璋无语极了。</p>
在这之前,选人去治理贫瘠之地,人人都是缩头乌龟。</p>
现在说起去福州,个个争先恐后。</p>
福州现今的吸引力盖过了他这个大明天子的旨意。</p>
越合计。</p>
朱元璋就越气不顺。</p>
“行了。”</p>
“吵什么吵,给朕闭嘴!”</p>
朱元璋动怒,众臣终于安静下来。</p>
只不过,私底下他们还在争论谁更合适去。</p>
朝廷重臣争执起来,跟两虎相斗没有什么区别。</p>
朱元璋只能叹气。</p>
他知道,今天不把跟随人员名单确认下来,他们还得吵。</p>
朱元璋神色暗沉,不爽地开口,“朕这次不私访,而是去视察。”</p>
“朕心里有了同行人员的人选。”</p>
听这话。</p>
所有官员都眼巴巴看着朱元璋,希望自己名字在名单里。</p>
朱元璋继续道,“此次陪同朕一起去的人,除了皇后……”</p>
这时,朱元璋眼神扫向众大臣。</p>
随后,视线落到了李善长身上。</p>
李善长从他起义时就是他的良师,现在替他打理后勤,两人还是老乡。</p>
而且李善长也说了,他想去看看福州的内政。</p>
朱元璋自然地带上他。</p>
“李善长。”</p>
众大臣羡慕地看着李善长谢恩。</p>
接着。</p>
朱元璋继续看向众大臣。</p>
目光来到徐达身上时停了下来。</p>
对方跟李善长一样,既是同乡,又是开国功臣,跟了自己很多年。</p>
这些年来徐达一直忠心耿耿。</p>
而且,刚才争吵时,徐达说他的女儿徐妙云,长这么大还不知道什么是大海。</p>
徐达想带徐妙云去福州看看大海。</p>
他对朱元璋肝胆相照。</p>
这点小心愿,朱元璋没有理由不满足。</p>
“徐达。”</p>
朱元璋开口,所有羡慕的目光,全聚集到了徐达身上。</p>
徐达笑着抱拳谢恩。</p>
最后,朱元璋的视线,来到了户部尚书赵昌身上。</p>
刚才赵昌说,他要去福州核对账目。</p>
这个借口有些蹩脚。</p>
但看在户部种种功绩的份上,可以带上他。</p>
“赵昌。”</p>
听到自己的名字,赵昌既意外又激动,连忙叩首谢恩。</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