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平倭之策?简单,打到老巢去就是!(2 / 2)

他们每次来犯都挑薄弱之地,赶在大军到来之前迅速撤回海上。</p>

这时的明朝,海上作战能力还很弱,甚至不具备海上作战实力。</p>

这致命的短板,是打击倭寇的关键点。</p>

宋隐的分析,获得徐达的认可。</p>

“宋知府分析得很对,对于侵略者,绝不能手软。”</p>

“北部的前朝余孽还没有根除,绝不能姑息倭寇横行。”</p>

“否则沿海百姓哪有安宁之日。”</p>

北部问题不大。</p>

但这倭寇却是相当麻烦。</p>

继续放任不管,日后损失不可估量。</p>

“我觉得,这些倭寇显然是有组织有目的,不如先查明白,然后从中击破。”</p>

“毕竟他们在海上,咱们无法将他们全部歼灭。”</p>

“反复不停地被动还手,大明的损耗极大,比讨伐北境损耗高达几倍。”</p>

李善长深入地进行分析。</p>

想用探寻的方法,从而让倭寇解体。</p>

只是这话才出口,朱元璋就不停摇头。</p>

宋隐看着好奇,当即询问,“朱老爷子,你一介商人跟当官的混在一起,也有点潜移默化了。”</p>

“刚才见你摇头,是觉得李大人说的不对吗?”</p>

宋隐呵呵笑道。</p>

朱老爷子怎么说也是皇亲国戚,一个商人却经常跟朝廷大臣混在一起,宋隐看着直羡慕。</p>

他要有这关系,还不得随意就赚上几个亿。</p>

“我认为胆敢犯我大明国土,按陛下的性子,不可能放过他们。”</p>

“仅是用计可能不行。”</p>

“宋隐,你觉得呢?”</p>

朱元璋开口,李善长吃瘪地向宋隐看去。</p>

朱元璋都不赞同,他当然得闭嘴。</p>

毕竟,他提出的只是理论上的想法。</p>

“这个啊!”</p>

“倭寇狡诈,离间计对他们作用不大。”</p>

“照我说,就一个办法,他们来犯,咱们就直接打到他老巢去。”</p>

“咱们耗得起,但他们耗不起。”</p>

“弹丸之地也敢与我大明争锋?”</p>

“对待入侵者,咱们就得强硬得毫不手软地打回去。”</p>

宋隐一席话,福州官员听了连连点头。</p>

徐达身为开国武将,也非常赞同宋隐的提议。</p>

朱元璋也微微点了点头。</p>

大明皇朝,对付区区倭寇还用各种算计,也太抬举他们了。</p>

用最直接的手段,效果会更显著。</p>

但是李善长刚才提到用探查的法子,朱元璋为此多了个心思。</p>

这次倭寇来犯,让他对淮西家族起了疑心。</p>

李善长跟随在侧,自然也成了怀疑对象。</p>

宋隐话落,户部尚书赵昌也得出自己的想法。</p>

“宋知府此举虽说是恃强凌弱,却不失为一劳永逸的办法,可以一试。”</p>

说完,赵昌微不可察地望向朱元璋。</p>

似乎是在等待朱元璋的决定。</p>

对付这种畜生般的倭寇,就该使用强硬的手段。</p>

这时,李善长却摇了摇头,“我觉得有点不妥。”</p>

“办法虽然效果显著,却有损我大明国威。”</p>

“大明屹立至今,是因为大明强大。”</p>

“若是我大明仗势欺人,定会损我大明国威和名誉。”</p>

李善长身为朱元璋的谋士,自然清楚朱元璋的心思。</p>

朱元璋断然不会喜欢这种有损尊严和颜面的手段。</p>

但这话一出,宋隐第一个不赞同。</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