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确定了,通倭的人!(2 / 2)

胡惟庸当即开口,“陛下,臣冒死建言,是为大明着想,更是为了大明江山啊!”</p>

“建立邦交对我大明只有利没有弊,不就是给一些赔偿,对大明也没有什么影响。”</p>

胡惟庸态度硬气的开口,甚至给自己披上了敢于直言的光环,仿佛真心替大明着想似的。</p>

只是他这番装腔作势的样子,朱元璋看了直冷笑。</p>

“这么说来,你是想学魏征吗?”</p>

“但你跟魏征比还差得远了。”</p>

朱元建冷哼,“我大明朝不可能割地赔偿,更不可能向他国臣服。”</p>

“即便是邦交,也是他国求我大明,而不是大明去求他人。”</p>

“胡惟庸,你回去想清楚!”</p>

“什么才是大明的气节!”</p>

朱元璋说完,愤然甩袖,“退朝!”</p>

说罢,朱元璋头也不回的离开。</p>

眼睁睁的看着朱元璋离去,一众大臣随之也离开。</p>

今日早朝,不欢而散。</p>

所有人都想不到朱元璋和胡惟庸会起这么大的冲突,看得心惊肉跳。</p>

早朝动静太大,众人心里开始犯嘀咕。</p>

胡惟庸跟朱元璋当面争辩,最后还是以朱元璋愤怒退朝离开。</p>

所有人都知道,此事不会就这般简单的结束。</p>

而胡惟庸这么做,争取的同时也是对朱元璋的试探。</p>

丞相做得久了,再大的相权也不是胡惟庸想要的高度。</p>

胡惟庸却没想到,朱元璋反响会这么大。</p>

看来朱元璋很在意大明朝的脸面。</p>

不过,这也只是他自己的想法而已。</p>

退朝后,朱元璋召集了一些重臣和六部尚书,到御书房议事。</p>

片刻,重臣和六部尚书等人就到了御书房。</p>

朱元璋也不磨蹭。</p>

朝堂上胡惟庸公然替倭寇说话,使劲撮合大明朝和倭寇绑在一起。</p>

以他手中的权力,再联想之前发生事情,还有什么不清楚的。</p>

胡惟庸就是那通倭的人!</p>

加上锦衣卫暗中监视调查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p>

自己正好借此机会给胡惟庸下套,好好地款待他。</p>

“陛下召集臣等是有事吗?”</p>

重臣齐聚一堂,面面相觑。</p>

刚才朝堂上可谓是惊心动魄。</p>

才退朝,朱元璋就把他们召集过来,他们心里有些惶恐。</p>

户部尚书赵昌率先开口。</p>

毕竟他执掌大明银库,忠心耿耿地跟了朱元璋多年,胆子自然大些。</p>

“朕受够了倭寇,现在,朕决定集结大明军队,彻底剿灭倭寇。”</p>

“丝毫喘息的机会都不给他们。”</p>

朱元璋话音刚落,所有人都愣住了,没想到朱元璋会突然下令。</p>

但看朱元璋盛怒的表情,多少也能理解和接受。</p>

“陛下,真要对付倭寇?”</p>

赵昌赶紧确认。</p>

朱元璋点头,“对,没错!”</p>

得到肯定答复,当即大臣纷纷开口。</p>

“要剿灭倭寇,恐怕难度不小,就这海上航行一事,困难就很大。”</p>

“况且要派出多少兵力才合适?”</p>

“倭岛那弹丸之地,不能所有军队都派过去吧?”</p>

大臣们热闹的讨论,提出最多的还是航海问题。</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