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你跟咱说说,怎么造反?(1 / 2)

见朱元璋如此问,宋隐咂嘴,“非也,只是十五年后的皇帝,不比现在年轻了。”</p>

“再说了,你真想造反,好好准备十五年,也不过分。”</p>

“现在造反,跟送人头没啥区别。”</p>

“不等坐上皇位就没命了。”</p>

“那你说说,我要准备什么?”朱元璋诧异的望向宋隐,这小子又要打什么算盘?</p>

大老远把自己喊来福州府,总不能是想说些大逆不道的话来气自己吧?</p>

“看你糊涂了吧!”</p>

“海上贸易的利润年年大涨。”</p>

“无论是造反打仗还是日后发展,哪一样不需要钱?”</p>

“真要造反,现在开通了海上贸易,你可以四处转转。”</p>

“先占领几个小国家的地盘,囤积粮食,兵力什么的,十五年后皇帝老了,你造反也容易些。”</p>

听到这里,朱元璋算是明白了。</p>

这混蛋想的多周全啊!他想这些干啥,谁要造反?</p>

朱元璋越听越不对头,也更心慌。</p>

但宋隐还在滔滔不绝地说,“你借着出海的机会,用十五年时间换个地方发展势力,这不比你待在大明忍辱负……不是,委曲求全来得好?”</p>

“其中利弊,你不知道吗?”</p>

听了宋隐的话,朱元璋有些恼火。</p>

尽管他分析得很有道理,但在朱元璋眼里,这家伙使劲地怂恿自己谋反,甚至在替自己谋划。</p>

这小子不但诅咒自己死,还把大明也惦记上了。</p>

朱元璋如何不动怒?</p>

虽然宋隐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即便如此,大明就是自己的。</p>

身为自己钦定的福建布政司,竟然替人出谋划策如何造反?</p>

有这样的大明臣子吗?</p>

有这样做事的吗?</p>

不过,换过来想想,虽然杀了胡惟庸这个祸患,却不能保证大明未来就没有危险了。</p>

身为皇帝,防患于未然永不会错。</p>

什么时候脑海里都有假想敌,甚至假想敌有可能会成真。</p>

一个布政使能够想到的事情,比他官职更大更高的人呢?</p>

淮西家族还有许多人在朝廷上拥兵自重。</p>

虽然几个儿子就藩分散了一些兵力。</p>

但那些老将在军队里的威望还是很高,仍然是麻烦。</p>

想到这些,朱元璋很好奇,宋隐说了那么多,他难道有什么更好地造反法子?</p>

“那你觉得如何造反更好?”</p>

宋隐笑了,“这就是最好的造反法子。”</p>

“朱老爷子,我只是给个建议,怎么做还得你自己拿主意。”</p>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其实也不难。”</p>

宋隐说着,示意大家坐下聊。</p>

他们围桌而坐,宋隐拿起桌上的茶杯和茶壶一阵摆弄。</p>

他将茶杯零散地分布在茶壶下。</p>

“你们看这个茶壶就是咱大明,不大,但也不小。”</p>

“北方是有着无边草原的漠北和沙国人,大明要开拓疆土,盘旋在漠北的前朝余孽有很大的隐患。”</p>

“大明东面海上的倭岛,构不成威胁。”</p>

“但地势险要的大明西部,要收入囊中,要耗费很多大明的实力。”</p>

“现在的大明最好是巩固现有的疆土,不具备对外扩张的实力。”</p>

宋隐的一番分析,反而让朱元璋一脸蒙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