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北平的锦衣卫也将这边的消息传回朝廷。</p>
应天府,金銮殿。</p>
“修建万里长城?宋隐又要搞什么玩意?”</p>
看到锦衣卫传回的消息,朱元璋一脸好奇。</p>
“回皇上,宋隐说要建一个万里长城,形成一道永久的防线,保护咱大明北平的边境!”</p>
“此乃国家大计!”</p>
赵昌挺身而出,声音洪亮地说道。</p>
北平的消息,身为六部官员,自然早就知道了。</p>
建造一个永久性的万里长城,子孙万代说到长城时,就想到大明的万里长城,此乃千秋伟业!</p>
宋隐的决定,文武百官都无比的震撼。</p>
“宋隐的想法,实在是奠基我大明的千古基业,这样的长城不仅具有防御功能,还是一座宏伟的建筑,更是大明的标志。”</p>
“皇上,臣以为朝廷必须要全力支持。”</p>
“如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丰功伟业,必须要做!”</p>
宋隐此举,获得文武百官的一致认可。</p>
建造万里长城,是大明开国至今,最为壮观的一个项目。</p>
“况且宋隐还说,长城的维护将会世代进行,所有的商人都可以参与进来,共同打造这个不朽的奇迹!”</p>
“这样一来,咱大明的子孙后代都会持续下去,万里长城永不倒,必定是大明腾达的契机。”</p>
看到文武百官如此激昂慷慨得发表他们的感想,仿佛他们正是劳苦功高,修建长城的一员,朱元璋的脸色顿时都黑了。</p>
收到锦衣卫的消息时,他确实很震惊,得知宋隐的想法后,他更是震撼到无以复加。</p>
但不知何故,由文武百官说出这些话来,朱元璋心里却觉得不舒服。</p>
尤其这个赵昌。</p>
这王八蛋,宋隐对福建进行全面改造时,数不胜数的百姓涌进福建,导致大明朝各州府出现用工紧张的情况。</p>
那时赵昌就颂扬大明必将繁荣昌盛,来敷衍自己。</p>
现在又是搬出这套说辞。</p>
咱怎么有种他在朝堂上替宋隐打掩护的感觉。</p>
难不成,宋隐已经将他这个书户部尚书收买了?</p>
虽然心里不舒服,但修建万里长城的计划,朱元璋还是动心了。</p>
中原大地,千百年来群雄逐鹿,可能一统的屈指可数。</p>
无论是占地为王,还是统一中原的皇帝,哪个不想在位时,缔造出一个旷世传说?</p>
谁不想将一段佳话留存后世,世世代代?</p>
此时此刻,一个来自被他认定为贪官的人,一个来自让他无比防备,警戒的臣子做到了。</p>
而不是他这个大明天子想出来的。</p>
如此结果,朱元璋心里显然无法接受。</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