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然全天下的官员都猜忌宋隐,他也绝对不会。</p>
跟在宋隐身边这么多年,无人比他更知道宋隐的厉害。</p>
宋隐的能力,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p>
看到孙怡那得瑟样子,宋隐笑骂着给了他一脚。</p>
“谦虚点,这点屁事,搞得老子是什么救世主一样。”</p>
“老子也是吃五谷杂粮的凡人,别老是得瑟,得瑟也很累的好吗?”</p>
宋隐翻了无数个白眼!</p>
这家伙跟了自己多年,一有得瑟机会总少不了他。</p>
宋隐轻咳两声,然后看向在场官员,“总之你们不要有那么多顾虑,在本官眼里就没有办不成的事。”</p>
“你们只要记住,本官怎么说你们就怎么做,遵守本官规定,就不会有什么难题。”</p>
经过一番商议,如何改造永平府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才能最后制定出方案。</p>
宋隐现在也只是给他们规划一个大概的宏图,让他们知道,在所有北平行省州府当中,自己要先发展永平府。</p>
如此而已!</p>
不过他们刚才讨论的话题,很快就传播出去。</p>
官员议论的话自然也落到商人耳中。</p>
尤其知道这些议题是由宋隐亲自主持的,商人瞬时像开了锅似的沸腾起来。</p>
永平府,福满楼酒楼。</p>
许多商人聚集在这里。</p>
上回谢强的观点,让许多商人豁然开朗。</p>
很多商人都觉得谢强眼光老道,都想从他这里再听到新的建议。</p>
现在,许多大明朝商人都在永平府暂住下来。</p>
商人间传播的消息渠道也多了起来。</p>
此刻这么多的商人聚集在这里,就是在讨论宋隐要对北平行省要有所动作的话题。</p>
他们是商人,自然不会放过任何可以牟利的机会。</p>
市面上一旦出现任何风吹草动,尤其是官府出了什么新政策,或者是要有什么新举动,都能让商人闻讯而来。</p>
这就是商人的本质!</p>
“谢老板,你说宋大人想干什么啊?”</p>
“北平行省有那么多州府,宋大人却偏偏选了个条件最差的永平府作为试点,实在是令咱们想不通啊!”</p>
“可不是吗?谢老板您在福建时就跟宋大人一起做生意,替我们出个主意吧!”</p>
谢强也是见过世面的,像眼前这种场面,他不知道经历过多少回。</p>
于是痛快地开口,“永平府的起点太低,但宋大人的决定是对的!”</p>
“你们想,宋大人对官员的解释,说的不正是永平府现在的优势吗?”</p>
“我觉得宋大人可能要开通物流渠道,并将永平府作为中转站。”</p>
听谢强这么解释,许多人听的云里雾里。</p>
这时有人站出来解释,“还不明白吗?”</p>
“想当初咱在福建跟着宋大人做生意,用日进斗金来形容都不为过。”</p>
“知道是什么生意吗?”</p>
“那就是海上贸易!”</p>
“只是以前往海外运送的物资,都是通过内陆的官道运往福建。”</p>
“可是官道崎岖不平,加大了损耗,也耗费时间。”</p>
“但现在不一样了,永平府面临渤海,咱们可以通过海上运输,将货物持续不断地运过来。”</p>
“如此一来,岂不是节约了大量时间?”</p>
这么解释,许多商人就明白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