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民谢过皇上隆恩!”</p>
哈丹巴特尔当即谢恩,随后退了出去。</p>
他离开后,所有官员也看向朱元璋。</p>
显然,刚才朱元璋话里,透露出许多信息。</p>
“皇上,您有何打算?”</p>
赵昌探究的询问,听朱元璋那意思似乎是同意,却又没有下旨,难道是还有顾虑吗?</p>
事实上,户籍这种小事,对朱元璋来说太容易了。</p>
不过此时朱元璋还考虑到一些问题。</p>
这件事,最好不用朝廷下旨,而是由宋隐去处理更好。</p>
朝廷将权限下放给他,由他经手,自然也没问题。</p>
此事若是成了,那将会是大明的功绩。</p>
如果出事,自然由宋隐来担责。</p>
判他个玩忽职守罪名,正好狠狠惩罚他。</p>
一番思忖,朱元璋心里有了计较。</p>
并准备给宋隐写信。</p>
朱元璋此刻已经有了主意。</p>
朵颜人加入大明户籍一事,有好有坏。</p>
朱元璋身为皇帝,自然希望出现好的一面。</p>
他毫不犹豫地命人取来纸墨,以朝廷的名义给宋隐下旨。</p>
只见他写道:</p>
【今日有朵颜百姓进宫告御状,北平布政使宋隐处理不当,因而引起民愤,朕听之痛心。】</p>
【朵颜人顺意天意归顺大明,朕甚喜。】</p>
【着北平布政使宋隐,妥善处理此事,不得有误。】</p>
【若轻视怠慢,定当严惩。】</p>
写好旨意,朱元璋让锦衣卫加急送去北平。</p>
朱元璋觉得,这事情简单,儿宋隐又一向精明,肯定能处理的更好。</p>
这正是朱元璋想要看到的,他倒要看看宋隐能拿出什么对策。</p>
虽说来告御状的朵颜人,不是宋隐指使,可朱元璋深知宋隐脾性,想知道宋隐如何处理。</p>
朝廷旨意正赶往北平途中,哈丹巴特尔也第一时间返回。</p>
永平府,永平新城。</p>
宋隐建了永平新城,自然也在城中给自己建了一处府邸。</p>
永平府的住房配置实在太低,各方面都极其垃圾,他早就想换了。</p>
新城里的府邸,在宋隐看来,就是一个大别墅。</p>
花园里。</p>
宋隐神情惬意,躺在吊床上放松。</p>
永平新城建成后,许多北平行省的百姓都迁了过来。</p>
还有来自各州府商贾,永平新城可以说是由流动人口组成的新居民。</p>
但永平行省各州府人口不但没有出现减少情况,反而还有所增加。</p>
北平行省政策优惠,以及永平新城成为大明北部经济商业中心,从而吸引各州府百姓前来。</p>
加上北境地区的海上贸易港口设在永平府,而且海上贸易最为频繁的是隔海相望的开京。</p>
剩下其他的出海物资,有时会通过福建的港口进行中转。</p>
随着贸易频率增加,往来流动资金也随之增加,吸引了很多人过来。</p>
宋隐正舒服的小憩时,孙志浩神色匆忙的进来。</p>
听到动静,宋隐睁眼看到孙志浩,心想特么的,别又出问题了。</p>
这家伙不来则罢,一来绝对是有事情发生。</p>
不过跟孙志浩一起的,还有锦衣卫同行。</p>
这是留守在应天府的锦衣卫,还是头一回到北平。</p>
跟在朱元璋身边的那些锦衣卫宋隐都见过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