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盖主!</p>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有这种情况。</p>
蓝玉这样,李善长亦然,就连徐达和宋隐也是这样。</p>
但朱元璋也不能不考虑文武百官的提议。</p>
毕竟他们的战功是名副其实,又还是北境边境,众人都看在眼里。</p>
朱元璋陷入思考,手指轻轻地敲着桌子。</p>
朝堂上也安静下来。</p>
都在等朱元璋的决定。</p>
蓝玉等人布防不利,不予嘉奖。</p>
徐达不但没有过错,甚至还取得巨大战功。</p>
朱元璋没理由不给予嘉奖。</p>
就在文武百官望眼欲穿时,朱元璋终于开口。</p>
“魏国公徐达,爵位已高至国公,身居高位,又还是镇北大将军,他已经不缺什么了。”</p>
“他女儿徐妙云许配给宋隐,若是要赏,倒不如等宋隐和徐妙云成婚时,朕允许他们用国公规格举办大婚。”</p>
朱元璋再三思忖,终于做出决定。</p>
上次宋隐纳妾时,搞得震天动地。</p>
排场大得骇人。</p>
就连国外的商人都前来庆贺,大明各地百姓都心甘情愿替他准备贺礼。</p>
这架势,让朱元璋足足生了好长时间闷气。</p>
现在要奖赏,可官职爵位,徐达已经达到最顶端,他更不缺金银珠宝。</p>
朱元璋能想到,给徐达的奖励,就是在他女儿大婚时,排场隆重,盖过宋隐纳妾时的风头。</p>
文武百官听到,这就是朱元璋给徐达的奖赏,纷纷愣住了。</p>
魏国公嫁女,排场不是理所当然的要大搞吗?</p>
文武百官虽然知道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朱元璋都发话了,他们哪敢去反驳。</p>
况且徐达的官职爵位,确实已经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下了。</p>
特别是胡惟庸倒台后,现在除了李善长,就再无人能跟他抗衡了。</p>
“皇上英明,皇上对魏国公如此爱护,他定会感激涕零。”</p>
赵昌见许多文武百官都沉默不语,当即站了出来,用一句奉承话,打破了沉默的气氛。</p>
也让所有人回过神来。</p>
应该受到赏赐的人,此时,只剩下宋隐。</p>
这时,朱元璋的眼神也变得犀利起来。</p>
显然,他更加在意宋隐。</p>
“皇上,现在长城已经修好,后续由当地官员督导即可,北平也在持续发展,宋隐这个北平布政使及都指挥使都非常称职。”</p>
“所以,臣建议,将宋隐纳入朝堂,在朝中担任重职。”</p>
赵昌牵头,大臣们纷纷附议。</p>
听到这个提议,朱元璋当场怔住。</p>
他以为赵昌想让自己奖赏宋隐什么呢。</p>
想不到他们竟然要让宋隐进朝堂。</p>
朱元璋想不到,宋隐已经去了北平那么多年了。</p>
过完这个冬天,大明朝都建国十七年了。</p>
他原本想着让宋隐在北平待上几年,等他想到合适的位置时,再给宋隐换地方。</p>
但现在,光阴似箭,都过了这么多年了。</p>
朱元璋看着文武百官,沉默了好一会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