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宋隐已经结过一次婚,而且那时排场也很大。</p>
可毕竟不过是纳妾,况且婚礼当天还被蒙元搅乱,根本就没有尽兴,更是没有机会祝福宋隐。</p>
这次就不同了。</p>
此次大婚在应天府举行,这是天子脚下,这么重要的地方,又远离战火,顿时商人都从中看到了机遇。</p>
应天府作为大明皇城,自然是无比繁华,虽说还比不过福建,但毕竟是皇城。</p>
为了给宋隐送礼,许多商人几乎是在宋隐离开北平时,他们就开始四处寻找礼物。</p>
同时,各地港口,因为海上丝绸之路,让大明名声在海外广为传颂。</p>
许多海外国家都派出使者,还有商人都纷纷前往大明。</p>
早在宋隐第一次大婚时,他的名声就享誉海外,也让各国王室知道,大明出现了宋隐这个财神爷。</p>
谁不想攀附财神爷,跟宋隐合作?!</p>
……</p>
松江府。</p>
商人们大肆出动寻找贺礼的消息,也传到李善长耳中。</p>
特别是得知陛下重用宋隐,就连他大婚也参照皇室规格一事,让李善长心里一阵火大。</p>
“好啊,宋隐!”</p>
“这才几年时间,就坐上了正一品高位。”</p>
李善长将信函揉成一团,气得满脸通红。</p>
“国公别气坏身体,他也不过是去大宗正院,又不是进朝堂。”</p>
“你知道个屁?”</p>
“你以为皇上只会给他一个宗人令职位吗?”</p>
“你难道不知道?正一品官职意味着他随时随地都可以介入朝中大事,甚至凌驾于老夫之上。”</p>
李善长气得浑身发抖,如此荒谬的事情,朝中文武百官竟然无人反对?</p>
这般特例,实在骇人听闻!</p>
也让李善长无比痛心。</p>
盛怒之下,李善长更加坚持自己之前的计策。</p>
在他眼里,宋隐功绩惊人,才华比自己出众又如何?</p>
宋隐连爵位都没有,凭什么享受皇室待遇?</p>
李善长心里不服,宋隐虽然调任京城,可是北平行省官员照样站队宋隐。</p>
一介草民而已,却让两个行省都成为他坚强的靠山。</p>
还有掌控着湖广行省的王雄,同样也是宋隐一派的人。</p>
这样一来,整个朝堂体系中,就有三个行省是宋隐的后盾。</p>
更可怕的是,这些力量还不仅仅是官员,就连百姓和商人都极其崇拜宋隐。</p>
李善长还就不信了,如此危险的臣子,朱元璋竟然没有丝毫忌惮?</p>
就连敲打警示的意思也没有?</p>
难不成朱元璋还以为,把宋隐发配去大宗正院,就能拿捏住宋隐了吗?</p>
李善长心绪久久都平息不下来。</p>
他到了江南行省后,已经是竭尽全力,效仿着福建法子来治理。</p>
纵然如此,还是有很多方面比不上福建。</p>
甚至后来居上的北平行省,发展势头都比江南猛。</p>
“大人,江南各州府商人出现大规模迁移情况,他们带上全部家当,直接把生意甩给官府,就走了。”</p>
突然有官员冲进来,报告李善长这个消息。</p>
李善长当场倒抽一口冷气。</p>
“走了,他们要去哪?”</p>
“回大人,据说那些商人要去应天府祝贺宋隐大婚。”</p>
“而且不止我们江南,还有福建及很多别的地方的商人,都是如此。”</p>
“就连海外国家也来了很多人。”</p>
得知此消息,李善长气得瘫软在凳子上。</p>
许久都反应不过来。</p>
他李善长,一生都在谋划,原以为生平劲敌是刘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