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藩王制度也进行调整。”</p>
“朝廷不再给藩王提供俸禄,藩王的俸禄从其封地的税银里提成而得,同时,藩王可以经商,甚至可以涉及其他行业,让封地里百姓安居乐业。”</p>
什么?!</p>
一瞬间,文武百官一阵惊悸,直勾勾地盯着朱元璋。</p>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会是这样的结果。</p>
变更宗亲制度就已经够骇人听闻了,竟然连藩王制度也要变。</p>
简直让他们难以置信。</p>
宗亲毕竟是皇家的事情,朝臣也管不着,尚且勉强能接受。</p>
可听完藩王制度内容,他们全都身体僵住,整个人呆若木鸡。</p>
好歹也是朝廷重臣,能力比不上宋隐,却也不是泛泛之辈。</p>
顿时就看出藩王制度的隐患。</p>
他们都能瞧得出来,朱元璋不可能不知道。</p>
那为何还要执意如此?</p>
一时间,文武百官无法保持淡定。</p>
这样做虽然节省俸禄开支,可是藩王权力越大,隐患也越大。</p>
危机也越强。</p>
“皇上,这……”</p>
六部尚书不约而同开口,不等他们说完,就被朱元璋打断。</p>
“此事朕已决,宗亲阁和藩王俸禄这两项新策,从洪武十八年正式执行。”</p>
“退朝!”</p>
朱元璋今日不打算听文武百官废话,宣布完后立刻退朝。</p>
宋隐的这两项改革太骇人听闻,就是朱元璋自己都花了一天时间去冥思苦想,甚至还需要马皇后劝说,这才最终下定决心。</p>
不用问,他也知道文武百官的反对声不会小了。</p>
只是朱元璋不打算理会。</p>
甚至还有意瞒下这两项新策是宋隐出的主意。</p>
由文武百官自己去猜测好了。</p>
毕竟这两项新策太过骇人,多少有点拆分大明的嫌疑。</p>
朱元璋毫不犹豫地起身离开,徒留一众官员大眼瞪小眼。</p>
淮西一脉官员对视一眼,心照不宣地快速离开。</p>
离开皇宫后,他们又聚集在一起,纷纷议论。</p>
……</p>
同一时间,六部议事大厅里。</p>
赵昌等六部尚书也在此汇合,所有人一脸沉思。</p>
“诸位,此事非同儿戏。”</p>
“可皇上意已决,断无更改可能,只是宗亲和藩王都变更如此大,简直太过惊人。”</p>
赵昌眉头一皱,“尤其是藩王制度,藩王权力之大,封地也变相成为藩王私有财产。”</p>
“说是不用朝廷给藩王发俸禄,可是朝廷也同样无法再制约藩王啊!”</p>
赵昌非常在意藩王权力一事。</p>
还搞了一个宗亲阁,朝廷也无权干涉,却还得给宗亲发俸禄。</p>
现在谁都知道了朱元璋和宋隐做生意的事情。</p>
指不定成立宗亲阁,也是为了更名正言顺地经商。</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