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早朝?不,咱要请假!(1 / 2)

朝廷内外,无论文武百官还是百姓商人,聊天时有些话虽说没有放到明面上来议论。</p>

但是大伙儿心里都跟明镜似得透亮。</p>

朝廷撤销了丞相制后,六部相当于朝廷最重要的机构,过半的尚书都是宋隐手下。</p>

这还用细说吗?</p>

说白了就是整个六部都在宋隐的囊中。</p>

特别是宋隐掌控的户部,更是握住了大明的经济命脉。</p>

哪怕不是内阁成员,身份地位也比不过李善长,但他在朝中的分量不容轻视。</p>

“宋大人文能安邦治国,武能战前退敌,简直就是全能型人才。”</p>

“以宋大人的能力和地位,只要跟紧他的步伐,银子想赚都赚不完。”</p>

“不过跟着宋大人,一定要时刻谨记,不能坏了他的规矩。”</p>

商人们心目中都达成了共识。</p>

宋隐这个户部尚书不能说一手遮天,却也拥有至高权利。</p>

只要是他想做的事情,朝廷方面几乎不会反对,所以他们商人有的是机会赚钱。</p>

总之一句话,就是一门心思跟着宋隐,这就对了。</p>

随着江南经济的稳步发展,商人们和百姓双赢,江南发展也逐步走入正轨。</p>

这得益于大明一建快速施工,从而让江南得以提前进入发展期。</p>

宋隐预测,顶多再给江南一年时间,江南就能名副其实地全面发展起来。</p>

那时,江南,湖广和福建三大行省,将会成为大明南方的三大经济支柱。</p>

从而大明的整体国力,也会提升更高的档次。</p>

随着江南治理完成,民生得到解决,经济快速发展。</p>

宋隐对江南的治理,可以说是在朱元璋规定的期限内超额完成了。</p>

……</p>

应天府,金銮殿。</p>

随着江南行省的治理完成,也宣布这件事告一段落。</p>

不过,因为前户部侍郎黄石一案杀戮过重,百官仍然如同惊弓之鸟。</p>

有点风吹草动就如临大敌。</p>

原六部尚书已经彻底离开朝堂,新的六部尚书几乎都是宋隐一派的人。</p>

整个草堂上,除了内阁及宗亲阁凌驾朝堂外,以及五寺大臣,还有像徐达等这样的几个淮西一派开国武将外,六部中全都是宋隐这些实干派的官员。</p>

事实上,朱元璋并不讨厌实干派,甚至还希望多出点实干派官员。</p>

但如果这些实干派官员都是宋隐的派系,朱元璋的疑心病又开始犯了。</p>

只是朱元璋老谋深算,心里虽然有各种猜疑,但明面上却没有表露出来。</p>

当然,朱元璋一旦表面上流露出他的想法时,就是准备大开杀戒的时候。</p>

宋隐现在风头正盛,还是大明的有功之臣。</p>

经过江南行省事件,更加提高了他在民间威望。</p>

尤其是江南行省百姓,更是将他视为活菩萨下凡。</p>

而他组建的大明一建,更是提高了大明基建的档次和质量,甚至加快了各项建造速度。</p>

这些年来,他对大明的贡献,足够跟所谓的开国功臣相提并论。</p>

哪怕是朱元璋手中握着宋隐的把柄,想要拿捏他时都会有所顾虑。</p>

此时又是早朝时间,朱元璋特意看了一眼宋隐的位置。</p>

特娘的,这王八蛋,竟然没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