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一边聆听大臣们诉求,神态像是在沉思。</p>
片刻后,才听到他开口问,“户部尚书宋隐呢?”</p>
“宋隐没上朝吗?”</p>
听到这话,所有人心里都清楚,皇上是故意这么问的。</p>
想必刚才故意没有给王雄开口替宋隐请假的机会,为的就是此刻能够将宋隐一军!</p>
朱元璋话落好一会儿了,都没有人开口。</p>
不得已,王雄只能硬着头皮站出来,“回皇上,宋大人还在调养当中,今日未上朝。”</p>
朱元璋一脸沉思,“这么看来,宋隐看来是累得不行啊!”</p>
“万一他在家里出事,却无人知道,岂不是朝廷一大损失?”</p>
“这样,王雄你们几位尚书去宋隐府上探病,如果病情严重,就赶紧让太医瞧瞧,真要累死了,还不知道有多少百姓伤心了。”</p>
“身为朝廷重臣,无论是户部尚书还是别的人,都得保重身体才行。”</p>
见朱元璋这么说,文武百官都神色复杂得面面相觑。</p>
如此阴阳怪气的话,谁听不出朱元璋是在说,宋隐应该上朝了,否则后果自负!</p>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生气了,不然为什么话里话外都透露出不满?!</p>
王雄等人哪敢耽搁,连忙领旨离开大殿。</p>
朱元璋接着道,“余下之事,先等确认宋隐有没有累死再议,退朝!”</p>
话落,他毫不迟疑地起身离开。</p>
事实上,宋隐再不上朝,身为皇帝,朱元璋完全可以让户部侍郎暂代户部尚书一职。</p>
但朱元璋偏不,他就是要给宋隐找麻烦!</p>
每当看到宋隐轻松惬意的样子,各种养生摆烂,朱元璋心里就不爽。</p>
今日在朝堂上,当着文武百官的对宋隐各种内涵,朱元璋此刻心里非常舒畅。</p>
如果宋隐在场亲耳听到那些话,那就更爽了。</p>
朱元璋甚至是高兴地哼着小曲离开的。</p>
刚才那么多大臣提出自己部门需要划拨银子的事情,就蓝玉提出的军队需要整顿、补给,以及军饷及嘉奖有功将士这些开销,就高达千万两之多。</p>
加上其他部门所需,所需经费更加庞大。</p>
每笔开销都需要层层审核,工作量繁重也繁杂,更不能出错。</p>
而最终审查及拍板的人,必须是户部尚书。</p>
除了朝廷各部的开销需要户部尚书审核调剂,就连各州府甚至藩王报给朝廷的公务,但凡跟银子有关,也需要户部上书做决定。</p>
因而,户部尚书的工作量是非常庞大的。</p>
尤其宋隐又休息了那么长时间,积累下来的工作够他喝一壶的了。</p>
朱元璋一想到堆积如山的公务,足够让宋隐焦头烂额,心里就特别舒服。</p>
就如江南发生暴乱那段时间,他每天耳朵都嗡嗡地寝食难安,心神不定。</p>
现在终于有机会,让宋隐深刻地体验一把这种想休息都闲不下来的焦虑。</p>
如果不能为皇上排忧解难的户部尚书,肯定是不称职的。</p>
朱元璋步伐轻快,心情极好地离开金銮殿。</p>
可王雄等人却是一个个愁眉苦脸,万般无奈。</p>
“王大人,这可如何是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