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战斗力如何,大明对此一无所知。</p>
看出朱元璋心存顾虑,宋隐当即解释,“皇上,这也是臣建议成立海军的原因之一。”</p>
“而增设海运港口,自然也是为了加速海外贸易流转,从而提升大明经济,提升国力。”</p>
“经济雄厚了,许多事情自然都不在话下。”</p>
“而且增设港口,便于将海上贸易跟陆运贸易快速衔接起来,从而打造出一个海陆联通的完整交通体系,快速将货物运转到各地。”</p>
宋隐说了那么多,文武百官听得耳朵嗡嗡直响,感觉脑子不够用了。</p>
他们平时只顾着做好分内的工作,从未考虑过这么复杂而又长远的规划。</p>
但可以预想得到,按照宋隐的说法,大明将会进入一个经济快速发展流通的盛世。</p>
“整个大明海陆和河运都相通以后,大明经济一定能快速发展。”</p>
“当然,具体怎么做,也要因地而异,毕竟每个地方的情况不一样。”</p>
“所以,各地布政使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把不足变成优势,发展当地经济。”</p>
“当各地经济都稳定向上提升后,整个大明的经济也就能够得以全面发展。”</p>
朱元璋边听边思考。</p>
宋隐说了那么多,涵盖到许多方面,真正要操作起来却相当复杂。</p>
但毋庸置疑,宋隐想要打造的是一个盛世的大明。</p>
这点正是朱元璋想要的。</p>
“很好,你的提议很不错,但是想要在短期内做到,恐怕有些脱离实际。”</p>
“诚如你说各州府情况各异,同时发展壮大的可能性不大。”</p>
“这点你要如何解决呢?”</p>
朱元璋又抛了一个难题。</p>
宋隐笑了。</p>
“大明十三个行省各具特色,比如说江南盛产粮食,而且又临海,所以江南可以重点发展粮食和水资源。”</p>
“而山西行省可以重点发展矿产资源。”</p>
“总之,每个行省将自己的特色作为主业,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兼顾其他,根据自身情况发展自己的特色。”</p>
听到这里,朱元璋内心无比震撼。</p>
发展特色?</p>
他竟然没有想到这一点。</p>
事实上,也因为大明之前囊中羞涩,所以无法做到面面俱细。</p>
想不到宋隐却考虑得如此周到。</p>
朝堂上除了朱元璋和宋隐的一问一答,再无人开口。</p>
不过,所有人心里都无比骇然,看着宋隐的目光充满了不可置信和敬佩。</p>
他们眼前似乎浮现出一副盛世美景。</p>
这幅美景就连在盛唐和强宋时期,都不曾实现。</p>
可现在,宋隐却告诉他们,大明可以实现。</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