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朱元璋不要再记得此事。</p>
但是李善长也知道,朱元璋又怎么可能轻易淡忘呢?</p>
现在宋隐的大手笔更是让整个淮西一派都如坐针毡。</p>
想当初,他们将浙东一派赶出朝堂,风头一时无两。</p>
可是现在面对宋隐一派,李善长却显得有些黔驴技穷。</p>
“国公,现在局势对我们非常不利,皇上如果选择在此时对我们出手,必定是一场惊涛骇浪般的血雨腥风。”</p>
“我们总不能被动地挨打吧!”</p>
在场的权贵都心急如焚,希望能找到一条破局的路。</p>
李善长理解他们焦虑的心情。</p>
事实上,他自己又何尝不焦虑呢?</p>
但眼下,淮西一派实在不适合有任何动作。</p>
“行了,此事我心中有数。”</p>
“这次新政关乎整个大明的经济发展,皇上相当重视,你们谁都不准干预此事,否则将会给大家带来麻烦。”</p>
“我们只需静观其变,坐等宋隐自己乱了阵脚,无银子可用的那一刻到来。”</p>
现在宋隐风头正势,李善长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对付他。</p>
他能做的就是等宋隐没有银子可用后,演砸的那一刻到来。</p>
“国公,他们纵然有六个亿银子又如何?”</p>
“毕竟这次不是治理一个行省,而是治理整个大明。”</p>
“这笔银子应该很快就不够花了。”</p>
在座的权贵纷纷坏心的猜测。</p>
别说搞了那么多国企出来,就是搞一个交通建设,耗费就极大。</p>
除此之外,又是建港口,又是搞贸易,还要治理运河,这些下来,六个亿能够吗?</p>
想当初治理长城启动资金就花了几千万,后续更是源源不断地补充资金。</p>
所以在这些权贵眼中,这六个亿根本就不够。</p>
“没错,老夫也觉得好奇,宋隐画了一个这么大的饼,如果没有银子了,百姓还会崇拜他吗?”</p>
“搞建设,搞治理,说白了就是砸银子。”</p>
“我看这六个亿,能够坚持到今年就不错了。”</p>
李善长已经预想到宋隐失败的那一天。</p>
他对治理事实上也颇有心得,虽然江南行省被他搞砸了,却不代表他没有治理能力。</p>
从他治理江南行省时,被大世家及淮西一派的一些权贵贪污了一个多亿来看,就知道耗费资金非常大。</p>
现在可是大明十三个行省同时治理,六个亿怎么可能够?</p>
李善长这么一番解释,在座的权贵都露出阴险的笑。</p>
李善长的判断不会错,看来这银子铁定是不够的。</p>
宋隐的新政就不可能顺利的实施下去。</p>
现在距离推行新政已经过去三个多月,可是,大明各州府看着都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并没有看到银子不足造成的影响。</p>
这点让他们非常费解,绞尽脑汁也想不明白宋隐是如何维持的。</p>
毕竟国库的银子根本坚持不了那么长时间。</p>
“别担心,说不定很快就会出事了,宋隐向来大手大脚惯了,顾前不顾后,根本撑不了多长时间。”</p>
这样的观点获得了众人的支持。</p>
毕竟宋隐给各部门下拨银子时都非常大方。</p>
这大手大脚的派头,就好像国库的钱是金山一样,这般下去,肯定维持不了多长时间。</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