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什么,咱的儿子要造咱这个老子的反(2 / 2)

朱元璋明白,藩王制度改革,有益于大明发展,也是为了进一步稳定皇权。</p>

毕竟以前的藩王制度,表面上看起来由皇室管控,事实上,任何一个藩王都能威胁皇位。</p>

现在虽然也有威胁,但相对来说没有原先那么危险。</p>

而且宋隐还给他们画了一个大饼,告诉他们实力够强大时,可以到海外称王。</p>

“父皇,无论哪种制度都不可避免地会威胁到皇位。”</p>

“我们现在只能想办法低调地解决此事。”</p>

“毕竟现在每个藩王身边都跟着许多门客,或许有人怂恿,才迷了心窍,也说不定。”</p>

朱元璋听了连连点头。</p>

毕竟藩王现在都铆足了心思,想到海外称王。</p>

所以他们发展壮大,自己实力也说得过去。</p>

此事若是发生在十几年前,别说是发现端倪,就算是一些风言风语,朱元璋都会暴跳如雷,立刻率兵打过去。</p>

根本不可能还像此刻这般犹豫。</p>

可大明好不容易才发展起来,朱元璋实在不愿意看到大明内有战火蔓延的情况发生。</p>

所以这件事情处理起来要更加谨慎。</p>

“标儿,那你说说看要如何处理此事?”</p>

朱元璋思忖片刻,看向朱标。</p>

藩王制度再如何改革,都抵不住人心欲望的变化。</p>

人心肯定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p>

要么按部就班,要么心思各异。</p>

面对朱元璋的询问,朱标也没有好的办法。</p>

“不如听听宋大人的意见,如何?”</p>

朱标思忖片刻,觉得此事要处理得圆满,还是得请教宋隐。</p>

朱元璋也没有反驳。</p>

“行,这小子或许有办法,那你去问问他,看他怎么说?”</p>

朱元璋这次没有反对朱标去找宋隐。</p>

毕竟此事尚无实证,而且也没有暴露出来。</p>

没有证据,怎么可能去找宁王兴师问罪呢?</p>

或许宋隐有办法解决此事,毕竟这个报表也是他搞出来的,要如何解决其中的隐患,他应该早有对策了。</p>

朱标再次返回户部时,看到宋隐仍然在后院躺椅上休闲地闭目养神。</p>

“见过宋师。”</p>

宋隐看了朱标一眼,“如何?问题已经解决了吗?”</p>

看到朱标去而复返,他似乎并不好奇。</p>

朱标连忙回复,“宋师,此事父皇和我都没有稳妥的办法,所以想来问问宋师,可有好的对策?”</p>

朱标直接说出来意。</p>

这种事情传出去,皇家的脸面都丢尽了。</p>

而且还会让人心涣散。</p>

大明好不容易才繁荣起来,绝不能发生任何内乱。</p>

然而,宋隐却打了个哈欠,无所谓地摆了摆手,“此事再简单不过,很好处理。”</p>

此话一出,朱标当场愣住!</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