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很喜欢这种掌控天下的成就感。</p>
他建立大明,自然想要对大明有绝对的掌控权。</p>
他曾经以为以上治下控制好官员就行了,现在报刊的出现,让他知道掌控百姓更有成就感。</p>
这才是真正的天下霸主该有的气势。</p>
也正是朱元璋想要的皇权集中制。</p>
现在朱元璋更找不出理由去对付宋隐了。</p>
况且现在宋隐在朝堂上也被儒臣打压,对于朱元璋来说,这是好事。</p>
为此,他有了可以名正言顺保住宋隐的理由。</p>
儒家事件,让朱元璋深刻领会到宋隐这些实干派的作用。</p>
有宋隐这些人在,朱元璋只需要动动嘴皮,自始至终都有宋隐他们操办。</p>
效果也很显著。</p>
经历过无数王朝更替,都没有断绝的儒家,却在大明,在宋隐的指挥下,被打压得如同过街老鼠。</p>
这样的丰功伟绩让朱元璋特别兴奋。</p>
由此,他觉得,与其提防和对宋隐有杀意,倒不如借助他的聪明才智,共同缔造一个盛世大明。</p>
“父皇,报刊的舆论导向效果虽然不错,但是儒家事件已近尾声,日后报刊应该如何做呢?”</p>
朱标忍不住问。</p>
报刊威力巨大,接下来要如何运作事关重大。</p>
朱标的话,让朱元璋从兴奋中回过神。</p>
报刊的作用及其效果如此显著,自然不能就此作废。</p>
是需要想办法好好利用起来。</p>
朱元璋现在已经想清楚了,他不会再去动不动就想要铲除宋隐。</p>
儒家事件让他彻底看清楚了整个朝堂上众臣子的面目,真正能帮到他,替他做事的人,唯有宋隐这些实干派。</p>
如果将这些人铲除掉,那大明也就没有未来了。</p>
甚至儒家会立马卷土回来!</p>
淮西一派再次做大为非作歹!</p>
朱元璋不想看到这样的局面。</p>
“没错,标儿你说到点子上了。”</p>
“别看成本不高,如此单薄的一份报纸作用却相当大。”</p>
“标儿,这段时间想必跟宋隐学到不少本事。”</p>
现在,朱元璋对宋隐另有打算。</p>
他不但要让朱标继续学习宋隐本事,同时也要留下宋隐。</p>
朱元璋希望有一日退位后,宋隐可以继续辅佐朱标。</p>
继续让宋隐这些实干派替代明朝发光发热。</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