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西一派现在正在紧锣密鼓地培养能跟宋隐抗衡的新人。</p>
如果让宋隐拥有那么大的权力,这个新人就算是培养起来了,意义也不大了。</p>
李善长想到这,心里慌了一批,立刻站出来,“皇上,一个工程而已,没必要如此兴师动众。”</p>
“而且一个臣子,怎么能凌驾皇权之上?”</p>
“前车之鉴在前,还请皇上三思啊!”</p>
李善长一脸正气,一副为了大明着想的样子。</p>
朱元璋禁不住冷笑。</p>
这老家伙年纪越大,却越没皮没脸。</p>
所谓的前车之鉴,也就是胡惟庸,可是谁举荐的,又是谁培养的?</p>
还不是他李善长吗?</p>
现在倒好,竟然拿这件事情来阻止宋隐上位。</p>
然而,死皮赖脸的人又何止李善长一人?</p>
他的话音才落下,许多大臣都纷纷跟着附和,全都不希望宋隐独揽大权。</p>
朱标看到朱元璋脸色铁青,即将发火,连忙站了出来。</p>
“各位,此次建造火车,乃是我大明运用科技新生物的第一步,意义非凡。”</p>
“这项浩大的工程,需要集结全大明的能工巧匠,所以才给予宋大人特权。”</p>
“各位不必紧张,宋大人只有权调动跟这项工程有关的事务,其他政务不变。”</p>
朱标这么解释,文武百官顿时都怔住了。</p>
明白过来后,许多大臣不再反对此事。</p>
就算宋隐独揽大权,事实上他的权利也只局限于建造火车,还干涉不到他们部门的政务上来。</p>
也就相当于特事特办的性质。</p>
那自然也威胁不到自己的权利。</p>
朱元璋看到朱标三言两语,就让群臣听话,满意的点了点头。</p>
只是淮西一派的反对,仍然相当强烈。</p>
特别是李善长,连滥用职权这些罪名都罗列出来。</p>
看到李善长这般不要脸,朱元璋甚至都懒得再跟他争辩。</p>
“为了大明日后的飞跃,此次同时还设立科学研究院。”</p>
“此机构隶属国企,内设院长,副院长以及各项职能部长。”</p>
“并由宋隐担任科学院院长,其他职位由宋隐负责安排。”</p>
“此事关系到我大明科技发展,诸位身边若是有能人异士,可以举荐。”</p>
文武百官听到这个大好机会,连忙思考自己身边有什么人可以举荐。</p>
“另外,咱决定增设一门针对科学研究的科研考试,为大明网罗人才。”</p>
朱元璋连番爆出重磅消息,大臣们听了心里五味杂陈,心思各异。</p>
又要建一个新的国企,而且同样归宋隐管理。</p>
想到宋隐手下管理的部门越来越多,权力越来越大,一个个大臣瞠目结舌。</p>
特别是李善长,简直都要气炸了。</p>
自己正在暗中培养人手,想不到宋隐更离谱,直接搞出一个为他所用的新部门。</p>
“皇上,大明还不是真正的富裕,现在如此大动干戈,这是劳民伤财啊!”</p>
“而且科举考试已经足够满足大明需要,又增加一个新的科研考试,这会让考生们无所适从的。”</p>
李善长再次跳出来反对,任何跟宋隐有利的事情,他都要捣乱。</p>
只是这次附和他的声音越来越少。</p>
大臣们得知可以举荐自己身边的人入朝为官,怎么会反对?</p>
况且还是进国企。</p>
国企如此赚钱,谁不眼馋?</p>
“此次的事情咱意已决,无需再议。”</p>
“此次如此大张旗鼓,是为了满足咱的一个心愿,三年后荡平草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