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隐返回户部后,立刻召集户部和礼部官员开会。</p>
商议犒赏三军及百姓的赏赐事情。</p>
“大人给百姓的赏赐要怎么发?”</p>
“若是以州府为单位发下去,不知道会不会出问题。”</p>
林芳栋有些担心地询问。</p>
目前在座的官员都是向着宋隐。</p>
所以他们考虑问题,都会站在宋隐的立场上去考虑。</p>
宋隐挑眉笑了笑,“你这老家伙,至少有八百个心眼子。”</p>
“知道你跟淮西一派有过节,但是你说得也有道理。”</p>
“无论是哪一级的官员,看到有利可图都很难经得起考验。”</p>
“若是层层下发,确实容易被半路顺手牵羊。”</p>
宋隐明白林芳栋的担忧。</p>
无非就是担心给百姓的赏赐层层下拨发下去,被淮西一派的人从中拦截,不但中饱私囊,而且最后反咬宋隐一口。</p>
毕竟淮西一派,或者说是李善长向来都喜欢用这种手段。</p>
朝廷发到基层的赏赐,户部审核后发到各省布政使,再发到各州知府,再到县令……</p>
最后,真正还剩下几成能够到百姓手中,就不得而知了。</p>
但是百姓并不知道有人从中作手脚,还以为朝廷小气。</p>
为此引发民愤甚至造反都有可能。</p>
事实上,即便是宋隐都无法保证,这样的流程不会出问题。</p>
虽说实干派在各州府名声都挺好,宋隐对于拥护自己的实干派,却根本就没有兴趣去管理。</p>
甚至,宋隐压根就没觉得,他们跟自己是一体的。</p>
“大人千万不能大意,防人之心不可无,更何况淮西武将他们刚拿到军功,一个个都趾高气扬。”</p>
“而且现在许多官员,看到淮西一派立了大功,都去巴结,更愿意替他们当枪使。”</p>
官员们你一言我一语,都提醒宋隐小心。</p>
宋隐却是直接摆手,“不用理会这些。”</p>
“你们只需记住,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还有就是安分守己。”</p>
“至于给百姓的奖赏,直接在报刊上发出公告。”</p>
“这次官府从百姓手中收购粮食,是开了收据的,让百姓带着收据去当地官府领取奖励。”</p>
宋隐如此安排,让那些想雁过拔毛的贪官污吏无从下手。</p>
同时也提前告诉百姓,他们能领到什么奖励?</p>
如此一来,不信还有官员敢冒死去动这一块利益。</p>
“这次给百姓请功也是国事,加上大战捷报,都一起在报刊上刊登。”</p>
“头条位置就刊登给百姓奖赏的公告。”</p>
“如此一来,百姓们自然知道朝廷对他们的重视。”</p>
“三军犒赏这块,根据军部提供的军功信息,按照礼部规矩来办。”</p>
“好了,没事就去安排吧!”</p>
宋隐一声令下,各官员纷纷行动起来。</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