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等淮西武将不敬重自己在先,所以蓝玉打算让他们自食恶果。</p>
况且这件事情早已惹怒朱元璋。</p>
此时出面只怕引来麻烦。</p>
就是要出头,也要看准时机。</p>
果然儒臣的话,让朱元璋更加不满。</p>
“影响军心!”</p>
“这跟贪污有区别吗?”</p>
“目无朝廷律法,胆敢以下犯上!”</p>
“那你们说,让咱怎么处理?”</p>
朱元璋脸色阴冷,蓝玉嚣张跋扈,屡教不改,也不是一日两日了。</p>
但是朱元璋虽然愤怒,却也知道,暂时拿蓝玉没办法。</p>
毕竟这次实打实的军功就摆在那,这是不争的事实。</p>
“标儿,此事你怎么看?”</p>
朱元璋思忖了片刻,将目光看向朱标。</p>
他知道朱标性子温和,明明是耿炳文报的密函,朱标也改成是锦衣卫报来的。</p>
就是不想拿耿炳文去对付淮西一派。</p>
听到朱元璋询问,朱标也挺为难。</p>
“回父皇,军中铁纪如山,不得轻视。”</p>
“即使有错,定当处罚。”</p>
“只是军部还在整合当中,而且这又是军部成立以来第一次大捷,如果此时处罚主帅,怕是影响不好。”</p>
朱标说到这里,停顿了下来。</p>
他心里也非常纠结,如果惩罚蓝玉,以他跟蓝玉的亲戚关系,这跟打他的脸没什么区别。</p>
但是罚肯定是要罚的,不过朱标担心,军部会由此受创。</p>
可以说,军部是朱标监国后一手创建的,说白了也是朱标在明面上的势力。</p>
他自然不想看到军部受到影响。</p>
朝堂上的议论声并没有停下来。</p>
甚至还分成了两大阵营。</p>
一派说,剥夺蓝玉的爵位,打入大牢。</p>
另一派说,蓝玉数年来的功劳,足够功过相抵。</p>
两大阵营的争辩声此起彼伏,势同水火。</p>
然而,宋隐和李善长两人始终沉默不语。</p>
朱元璋看到朱标说了两句后,就没有下文了,也是颇感无奈。</p>
他知道朱标顾虑太多,难以下决定。</p>
顿时,朱元璋看向李善长。</p>
“韩国公,你说呢?”</p>
“此时,该奖赏还是该惩罚?”</p>
面对朱元璋的询问,李善长胸有成竹似的拱手。</p>
看到李善长要开口了,顿时,满朝文武全向他看了过去。</p>
毕竟现在明面上,他还是淮西一派的龙头老大。</p>
他的决定重量非常大,却又十分关键。</p>
“皇上,臣以为,此事功过相抵,既不奖励,也不处罚。”</p>
“如此一来,既能起到震慑作用,也不会影响军心。”</p>
朱元璋听了这话,连连冷笑。</p>
李善长倒是打得如意算盘。</p>
这么大的军功,天下尽知,若是不奖赏,岂不是让天下人说朝廷度量小?他朱元璋格局更小?</p>
朱元璋自然不会做这种打脸的事情。</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