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作出这个决定,也是有私心的。</p>
这些皇子原本有各自的毛病。</p>
有些人暴虐,有些过于平庸无能,有些又心眼太多,什么样性子都有。</p>
但是经过宋隐的教导后,就连混吃等死的平庸藩王,也都成长起来。</p>
不得不说,朱元璋心里是感激宋隐的。</p>
只是现在藩王制度背后的隐患太大,所以朱元璋不得不得不再进行改革。</p>
宋隐心里一百个不愿意。</p>
今年的政务还没有正式开始,朱元璋就给自己找了那么多麻烦。</p>
“即日起,大宗正院更名为宗人府,至于如何运作,使用何种制度,日后再详细商议。”</p>
“好了,今天的早朝就到这吧!”</p>
开年的第一个朝会,朱元璋和朱标分别宣布了重大变革。</p>
退朝后,朱元璋率先离开,可朱标没动,搞得满朝官员也不好立刻就走。</p>
朱标看了众人一眼,“户部、礼部及内阁留下,其他官员都回去工作吧!”</p>
大宗正院更名为宗人府后,波及的事务很多,朱标需要跟相关部门详细商议。</p>
虽然不想惹麻烦,但是宋隐知道自己躲不过去。</p>
其他官员离开后,朱标和内阁大臣,礼部尚书林芳栋和宋隐一起,召开了小型会议。</p>
此刻,朱标取出许多折子和大明地图。</p>
从这些物件可以看得出来,朱标确实是兢兢业业在打理朝政。</p>
“殿下监国以来,不辞辛劳,他日正式登基,定是一代明君。”</p>
听着内阁大臣恭维的话,朱标浑然不放在心上,“我们言归正题。”</p>
看到朱标的态度冷淡,内阁大臣也不敢再多言。</p>
“殿下,咱们先商议一下给燕王和宁王两位殿下的回礼吧?”</p>
礼部尚书林芳栋率先提议。</p>
“毕竟现在燕王和宁王殿下,都不再是单纯的藩王,而且他们是以正式邦交的规格送的礼。”</p>
“咱们大明不能小气了。”</p>
礼部负责邦交礼仪,所以林芳栋非常重视回礼问题。</p>
朱标听了轻轻点头,“林大人觉得用什么回礼更恰当?”</p>
“老四和老十七刚刚建国,底子薄,贺礼却很昂贵,真难为他们了。”</p>
“而且在草原上建国,风险和危机并存。”</p>
朱标的话让林芳栋明白,他很重视这些弟弟。</p>
“殿下,按照礼制,我们大明至少以对方贺礼两倍进行回礼才妥当。”</p>
“如此一来,可以彰显我大明国力雄厚及威慑力。”</p>
大明现在经济雄厚,这些礼物对于大明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p>
“好,就按照礼制回礼,再以本宫名义,参照朝廷回礼规格,额外给他们一份赠礼。”</p>
听到朱标的决定,内阁大臣大吃一惊。</p>
就连宋隐也没有想到,朱标如此宠爱他的这些弟弟。</p>
朱标此举,无疑给了燕王和宁王非常大的助力。</p>
如此看来,朱标不但不反对藩王建国,甚至还很支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