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的话让宋隐很无奈。</p>
“殿下,大明地域广阔,臣一个人怎么可能管得了大明所有事务。”</p>
“再说了,有些地方情况复杂,就连朝廷旨意都主导不了那些地方官员的意志。”</p>
“如果再有人早有预谋,有异心,那情况就更加复杂了。”</p>
“所以,臣认为,仗肯定是要打,而且还需要以雷霆之势横扫,这才能彰显我大明国威。”</p>
朱标此刻才明白,大明还有一些地方,当地百姓势力比朝廷还大,就连当地朝廷官员,都无法做主。</p>
如果再有外族势力渗透进来,那么就更加复杂和无能为力。</p>
这一发现,朱标彻底傻眼了。</p>
“那么宋大人觉得,朝廷要如何应对?”</p>
朱标继续追问,他知道宋隐在军事战术上,也很有本事。</p>
虽然宋隐武力不行,不能上阵杀敌,但是他的谋略却往往出其不意。</p>
听到朱标再次询问,宋隐真想直接暴走,“殿下,打仗的事情,你向一个文官征求意见,你觉得满朝武将会如何想?”</p>
“话又说回来,有人造反,打回去就是了,哪里需要如此优柔寡断,毕竟再好的计划,也顶不过战场上的瞬息万变。”</p>
“所以说,也没有必要多方商议。”</p>
宋隐对于古代的战争,完全没有太多的想法。</p>
现在还是冷兵器时代,几乎都是依靠人海战术强制镇压。</p>
宋隐话刚落,朱标还没有来得及开口,李善长出列道:</p>
“殿下,云南属于边陲之地,地势险恶,而且离京城较远,大军行军耗时较长,就连后勤补给都成问题。”</p>
“而且那边群山环绕,将士们也会因为不熟悉地形而遭到伏击。”</p>
“战争一起,行军布阵惯用的手法是断了对方的后方补给,想必对方肯定会在这块动手。”</p>
“所以押送补给物资人选非常重要。”</p>
李善长才开口,许多大臣都以为他想要这场战争的指挥权。</p>
想不到却说到押送后方补给的人选上。</p>
如此主次颠倒,听得群臣都一脸蒙。</p>
就连朱标也看走眼了,他没料到,李善长为了给他培养的新人铺路,什么功劳都想抢。</p>
一时间,许多大臣露出了鄙夷的冷笑。</p>
所有人都知道,上战场肯定是离不开淮西武将,只是想不到,李善长连押送物资的功劳都不放过,连这也想让淮西一派占便宜。</p>
李善长这心思,是想把整个战场上必备的一切,都让淮西一派全包干了。</p>
“押送粮草补给的人员?”</p>
“此事先押后再议。”</p>
“鉴于此战比上次的蒙元一战更严重,也更加紧急,甚至还存有被敌军抢夺补给的风险。”</p>
“所以,本宫建议,此战后勤补给仍然由户部尚书宋隐负责。”</p>
朱标说完,转身看向朱元璋,“父皇,儿臣建议,此战派遣傅友德将军为主帅,后方补给交由宋隐打理。”</p>
“父皇以为如何?”</p>
毕竟是事关国家存亡的战争,朱元璋听了朱标意见后,也思考起来。</p>
他原本以为,朱标仍然会启用蓝玉为主帅,想不到朱标却把傅友德推了出来。</p>
看来朱标是想要轮番试用淮西武将。</p>
傅友德跟蓝玉一样,同为公爵,只不过身为开国功臣,他比蓝玉更早获得国公待遇。</p>
只是傅友德虽然也是淮西武将,但是他更机灵,没有把宝全部都押在淮西一派上,而是像墙头草一样左右摇摆。</p>
哪里有利益,他就向哪里摇晃。</p>
他比蓝玉更圆滑,不会跟朝廷硬碰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