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傅友德心里也很为难。</p>
他也想站在淮西一派立场,打压宋隐。</p>
但是傅友德知道,此次战役徐允恭全程在场,而且宋隐对此战的支持也非常给力,完全找不到宋隐的错处。</p>
在这个时候去造宋隐的谣,岂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吗?</p>
傅友德自然是先明哲保身,有余力才会助力淮西一派。</p>
反正此战他获得军功,有了功绩,不必奢求太多。</p>
傻子才会引火烧身。</p>
听到傅友德的话,看到他这态度,朱标满意地点点头。</p>
“那些药物及医护人员如何?”</p>
朱标很好奇,毕竟是科学院里研究出来的东西,标志着开创了大明医学事业新纪元。</p>
傅友德激动的道:“回殿下,那些药物太神奇了,效果极为显著。”</p>
“医护人员更厉害,许多救治手法老臣看了都叹为观止”</p>
“许多将士眼看着就要不行了,最终却全部救过来了,简直是有史以来,打过伤亡最小的一仗。”</p>
朱标听到这话,很是高兴,忍不住笑了,“太好了。”</p>
“大明有此神药及医护人员,百姓们日后有福了。”</p>
“医疗条件提升,百姓生活更有保障。”</p>
“宋大人,这得益于你管理的研究院作出贡献,给战场上的将士们提供了更大的助力。”</p>
朱标毫不吝啬对宋隐的夸奖。</p>
这番话说出口,文武百官神色各异。</p>
有人真心高兴,也有人当戏看,更有人肺都快气炸了。</p>
这场战事,理应使淮西武将光芒万丈,可是却被宋隐抢足风头。</p>
朱元璋和朱标的注意力也全放在宋隐身上。</p>
“很好,此战大捷,等兵部统计后,就按功行赏。”</p>
“至于神药,宋大人有什么建议吗?如果能够普及到整个大明,是不是效果更加显著?”</p>
朱标急切询问。</p>
宋隐闻言摇了摇头,“殿下,这些药物造价极高,暂时只能在军队中运用,普及还需要再等待些时日。”</p>
“但是专业医护人员,各州府都可以进行培养,至于药物,等到铁轨火车建成后,研究院人手相当空闲一些,再进行研制。”</p>
得到宋隐解释,朱标虽然遗憾,却也知道这件事情急不来。</p>
平定了战事,接下来自然就是犒赏三军。</p>
正当文武百官以为此事终于告一段落时,宋隐却再次开口。</p>
“殿下,臣有话要说。”</p>
一听宋隐开口,众人顿时高度紧张起来。</p>
宋隐的想法几乎都很逆天,导致文武百官一听到他要提建议,就神经质地像是要上战场似的倍感压力。</p>
毕竟许多事情,宋隐只是建议人,一旦获得朱元璋和朱标认可后,忙碌的还是各部门大臣。</p>
所以,许多大臣对宋隐是爱恨交集。</p>
甚至在许多大臣眼里,宋隐就像泰山般笼罩整个朝堂,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p>
“宋大人请说。”</p>
朱标同样好奇。</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