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朱元璋冰冷的眸子看着李善长,可是李善长根本没有要回避的意思,反而是主动迎上朱元璋的阴冷的目光。</p>
甚至李善长看着朱元璋时,连最基本的敬畏都没有。</p>
此次宋隐的行为,彻底激怒了他们。</p>
朱元璋虽然很恼火,可是思忖片刻后,却又找不出反驳李善长的理由。</p>
李善长说的那些话都是事实。</p>
如果无视,势必会成为淮西一派暴怒的导火索。</p>
那时,还不知道他们会联合儒家在民间又整出什么幺蛾子来。</p>
朱元璋沉默了片刻,这才缓缓开口,“朝廷给了开国功臣爵位和至高的俸禄,朝廷有苛刻和怠慢你们吗?”</p>
“如果没有,那么你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p>
“李善长,你要把你所受到屈辱怨到朕头上来吗?”</p>
朱元璋当然知道李善长在怨恨什么,甚至他还乐于看到这样局面,而且不会给李善长借题发挥的机会。</p>
当年儒家骂朱元璋时,哪个开国功臣出来替朱元璋说话了,还不是一个个都等着看戏。</p>
现在他们被百姓骂了,就觉得委屈了?</p>
就这么双标的吗?</p>
朱标此时也回过神来,当即开口,“韩国公,别说宋大人不知道被百姓骂了多少次,就连父皇都被百姓骂过,不也没事吗?”</p>
“身为百姓父母官,心胸不能太狭隘,否则只会自己受气。”</p>
朱元璋和朱标连连开口,李善长听的瞠目结舌。</p>
李善长知道,如此他再继续纠缠这个问题,必定讨不了好。</p>
而且他也看出来了,朱元璋甚至很开心看到淮西一派现今的窘境。</p>
“既然如此,那么老臣也不再继续追究了。”</p>
“但是老臣有本启奏。”</p>
李善长一计未成,另生一计。</p>
“殿下,铁轨工程已经告一段落,许多官员也无须再继续留在当地。”</p>
“现在朝中人手紧缺,不如把一些人员抽调到朝中,也能让他们发挥出更大的用处。”</p>
“听闻福建行省铁轨修建时,当地百姓不满修建铁轨占用土地,从而逼得他们需要搬迁而闹事。”</p>
“好在负责当地工程的吕永博及时安抚百姓,如今已经圆满解决这个问题。”</p>
“老臣以为,像吕永博这样有才能的官员,朝廷不应该埋没了。”</p>
李善长直接亮出他今日上朝的来意。</p>
他也是豁出去了,毕竟之前他拐弯抹角的提议,都被朱元璋转移话题绕开了。</p>
现在,他直接谏言,倒要瞧瞧,朱元璋还能如何无视?</p>
毕竟吕永博的功劳,不是虚构,就是宋隐都无法否定。</p>
现在吕永博已经获得许多工人们的支持,如果朝廷敢糊弄,那就等着工人们抗议吧!</p>
大明已经进入工业阶段初期,工人也成为抢手货。</p>
如果引发工人不满,势必会影响大明各地工程建设。</p>
李善长还就不信了,朱元璋会拿大明的工程建设来赌。</p>
果然,朱元璋闻言当即眉头眼皱,有些为难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