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胡惟庸是淮西一派的人,当时牵涉最多的还是淮西一派官员。</p>
想不到事发多年后,胡惟庸一案还能牵连到藩王?</p>
这连宋隐都觉得不可思议。</p>
只是潭王朱梓又是因什么事情被牵连?</p>
殿下,算算时间,那时潭王还没有就藩,还在皇宫里。”</p>
“只要不是藩王,皇子根本就没有实权,对胡惟庸造反也没有什么帮助啊!”</p>
朱标摇摇头,“话是这么说没错,那时胡惟庸被处斩后,受株连的人很多,其中有一人才华横溢,所以本宫向父皇求情放过他。”</p>
“那时父皇也同意不杀,但是责令其终生不得进朝为官。”</p>
“此人,其实也是老八的谋士。”</p>
朱标越解释,宋隐脑海里的疑问却越大。</p>
藩王的谋士,几乎不对外公布其真实身份。</p>
但是朱元璋都已经严令那人不得入仕途,潭王朱梓怎么还敢任用他为自己谋士?</p>
“这个谋士改名换姓后被老八所用,如果他安分守己也就算了,可是他竟然和淮西一派的人往来密切。”</p>
“而且老八的封地,也发生一些变故。”</p>
“本宫既然能得到消息,相信瞒不了多久,父皇就能得知此事。”</p>
“父皇一插手,老八就麻烦了。”</p>
朱标一脸的忧心忡忡,看得出来他非常担心朱梓。</p>
一旁的宋隐直翻白眼。</p>
“殿下啊,你能不能干脆一点,这么磨叽,说了半天都没有说到潭王他怎么了?”</p>
“即使他的谋士是皇上禁止使用的人,而此人又跟淮西一派有关系,那也算不上什么重罪不是?”</p>
可是面对宋隐询问,朱标竟然沉默起来。</p>
就在宋隐即将暴走时,朱标才缓缓开口,“宋师,藩王要触犯了什么事情,才会威胁到朝廷,让父皇雷霆震怒?”</p>
朱标没有明说,而是以反问的方式透露出一点问题。</p>
朱标这扭捏的样子,宋隐也是无语。</p>
“殿下,你既然把我留下来,你不说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我又如何帮你呢?”</p>
“算了,我多少也能猜得出来发生了什么?”</p>
宋隐停顿了一下,又向朱标翻了一个白眼,这才继续,“藩王制度可以约束藩王,同时又让他们有机会发展壮大起来。”</p>
“而藩王做出能够威胁朝廷的事情,无非就是蛊惑民心和军权。”</p>
“藩王手握朝廷兵权过重,对于朝廷来说,自然是有威胁的。”</p>
“至于民心则和百姓有关,如果藩王声望高过朝廷,封地百姓对藩王的拥护还高过朝廷,自然对朝廷也是一种威胁。”</p>
“但是民心所向这块,殿下不用担心,因为这些藩王都还没有能力让民心向着他们。”</p>
“所以,我大胆猜测,潭王的事情应该跟他封地的兵权有关,对不对?”</p>
宋隐说完,朱标已经震惊得瞠目结舌。</p>
显然没有想到,自己模糊的寥寥几句试探,宋隐竟然已经猜出了事实的真相大白。</p>
朱标既感意外又无比震撼。</p>
不过转念一想,这可是宋隐!</p>
宋隐才智过人,不是谁都能比的。</p>
所以说,想在宋隐面前班门弄斧和耍心眼,简直是自取其辱。</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