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淮西勋爵的慌张,撇清关系(1 / 2)

宋隐猜出朱元璋的心思后,当即转身,视线缓缓从文武百官身上划过。</p>

最后,宋隐的目光定格在了李善长的身上。</p>

“潭王殿下公然违抗朝廷旨意,对朝廷政策阳奉阴违,甚至掌控第五军区过半兵权,并与朝廷官员密谋造反。”</p>

“好在皇上睿智,提前布控,让阴谋胎死腹中。”</p>

“潭王自焚事件,看似预料之中,却也另有隐情。”</p>

“朝廷中一直有人帮潭王殿下篡改朝廷政策,这些潭王殿下身边的心腹都了如指掌。”</p>

“好在得知此事的潭王心腹已经被控制住,不日即可押送回京。”</p>

宋隐此举,无疑是告诉满朝文武,朝廷已经掌控了可以找出幕后操纵者的人证。</p>

帮助潭王篡改朝廷政策之人,无疑在挑唆潭王把自己封地当成一个国中国来看待。</p>

表面上看起来,长沙还是潭王的封地,实际上潭王却已经把长沙当成专属于他自己的一个独立国家在治理。</p>

潭王虽然死了,但是幕后操纵者还逍遥法外,朱元璋怎么可能甘心。</p>

宋隐的话,引发了满朝文武的小声议论。</p>

朱标也怒到了极点,现在的李善长在朱标眼里,哪里还是他曾经以为的儒学大家。</p>

他现在只想拿到确凿的证据,治罪李善长等人。</p>

目前为止,知道全部真相的人,唯有朱元璋和朱标父子,还有就是宋隐和胡雄和李景隆这几人。</p>

现在,宋隐的话让满朝文武都关注起来。</p>

淮西一派的人更是比谁都注意聆听宋隐的话,生怕漏掉一些对他们来说是致命的消息。</p>

之前,李善长和吕永博利用实干派官员来对付宋隐失败后,他们就开始了新的密谋。</p>

而胡惟庸的漏网之鱼,也就是潭王的谋士,利用他的关键性位置,继续发挥作用。</p>

于是,潭王成为他们的新目标。</p>

在他们看来,潭王比别的藩王更容易掌控。</p>

所以他们不停的给予潭王人力物力上的援助。</p>

太子朱标监国后,淮西一派不再在朝堂上各种出风头,有种愿意配合朝廷的样子。</p>

这就造成了一种假象。</p>

朝臣都觉得淮西一派觉得朱标可以成为靠山,所以他们愿意配合朱标。</p>

事实是,淮西一派看到朱标跟宋隐越来越亲近,向宋隐倒戈后,就决定放弃朱标,转而扶持潭王了。</p>

淮西一派觉得,潭王比朱标更容易掌控。</p>

李善长本意是让潭王继续蛰伏,等朱标真正登基上再起事。</p>

那时整个淮西一派的力量,都会对潭王鼎力相助。</p>

李善长觉得,胜算将会很大。</p>

毕竟朱标比朱元璋好对付得多了。</p>

可是万万没想到,潭王明明够小心了,还是被锦衣卫查到了端倪。</p>

这才让他们筹谋了多日的成果功亏一篑。</p>

事已至此,淮西一派只能选择明哲保身。</p>

毕竟,整件事情牵涉最深的,还是李善长。</p>

而且潭王谋反的整个过程,都是李善长在谋划,就连篡改朝廷政策,也出自李善长的手。</p>

所以,当宋隐说出朝廷已经抓住了潭王的心腹时。</p>

淮西勋爵尚且还能稳得住阵脚,但是李善长显然就有些慌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