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发难!韩国公,怎么没看到你的致仕(1 / 2)

看到这些举报内容,朱元璋眼睛骤然瞪大,眸光里尽是骇人的杀意。</p>

不等朱元璋动怒,宋隐已经先一步开口。</p>

“皇上,臣以为,现在主要是先解决勋爵们的归隐问题。”</p>

“不少勋爵已经递交了辞官的折子,臣觉得还是先处理这个问题吧!”</p>

宋隐重复强调他的建议,是想让罪行不大的淮西勋爵有机会离开这个危险的旋涡。</p>

朱元璋闻言,想到的则是宋隐还有更大的后招。</p>

毕竟之前在宋隐的设计下,朝廷已经有了可以指证李善长的证人。</p>

可是宋隐仍然坚持先不动李善长,随后又继续设局,由此让淮西一派内部分崩离析,让淮西勋爵们各种内讧。</p>

宋隐把淮西勋爵逼到彼此戒备,各种揭发的地步,朱元璋已经相当意外和满意了。</p>

想不到宋隐还有后手。</p>

朱元璋无比震惊,又大感意外。</p>

都说人是随着年岁的增长,阅历越丰富才更有经验。</p>

真想不到宋隐如此年轻,怎么就拥有比千年狐狸还要精明的手段?</p>

这算计人心的手段,细思极恐。</p>

“勋爵们年龄大了,想要辞官,咱理解。”</p>

“如果考核没问题,就去户部办手续好了。”</p>

“辞官前做好交接,具体的福利费什么的,是不是现在按照你说的退休机制处理?”</p>

朱元璋的话不亚于一锤定音,还在忐忑不安的那些勋爵,顿时心花怒放。</p>

现在朱元璋已经松口了,最后一步就看宋隐的了。</p>

顿时,所有人的目光全集中到了宋隐身上。</p>

“回皇上,他们都是替大明做过贡献的勋爵,功不可没,现在年迈辞官,自然应该获得朝廷的赏赐。”</p>

宋隐话落,那些辞官的勋爵高兴而又兴奋得差点蹦起来。</p>

他们望着宋隐的目光,充满了感激。</p>

甚至有人还直后悔,心想自己如果早就脱离淮西一派,站队宋隐的话,又怎么会差点陷入如今的灭顶之灾呢?</p>

又怎么会如此委曲求全,极其不光彩地离开朝廷。</p>

而不是被祝福,有人欢送着离开?</p>

说来说去,全怪他们以小心之心度君子之腹,才造成现在差点就没命返乡的窘境。</p>

“行,咱准了。”</p>

“他们曾经为了大明浴血沙场,现在年纪大了,回乡颐养天年天经地义。”</p>

朱元璋点头同意下来。</p>

只是说完后,朱元璋目光一冷,向李善长等人的方向看了过去。</p>

同为淮西勋爵,却是有人欢喜有人忧。</p>

那些坏事做尽的勋爵,只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李善长身上。</p>

却在此时,朱元璋冷冷地开口,“李善长,你年纪也不小了。”</p>

“还有你们几人,觉得自己还有精神干事吗?怎么不见你们的辞呈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