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朝廷连开国功臣犯错都毫不姑息,可见朝廷对于违法犯罪之徒,无论是什么身份,都严惩不贷。</p>
这样的朝廷让百姓十分感动,也非常安心。</p>
官员们得知李善长及其党羽被押进天牢后,也松了口气。</p>
这么多年,淮西一派官员在军队和朝堂上横行霸道,就是没有爵位的淮西子弟,也狐假虎威的作威作福。</p>
就连朝廷高官也同样不放在眼里,说大小官员都得看他们眼色行事都不为过。</p>
如果不是宋隐进了朝堂,朝堂里还不知道会如何乌烟瘴气,被淮西一派官员操控。</p>
现在,朝廷终于出手,就连李善长都毫不手软的打入天牢。</p>
这让许多官员看到了出人头地的希望,不再像以前必须按照淮西勋爵的意思行事。</p>
翌日朝会。</p>
今日朝堂上的气氛俨然跟往日有很大的不同。</p>
已经到达金銮殿的文武百官,一个个神色轻松,浑然一副拨得云开见月明的舒服。</p>
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的建议会被李善长等人驳回,也不用担心会因为他们不附议淮西一派的决定而遭到人身威胁。</p>
这才是朝堂应有的气象!</p>
当然,朝堂上还存有小部分淮西一派官员。</p>
这些人就是蓝玉这些比较年轻的武将。</p>
平时他们跟蓝玉走得较近,所以极少参与李善长等人的那些龌龊事。</p>
又因为蓝玉跟朱标的亲戚关系,从而让他们在这些淮西一派灾难中,没有受到波及。</p>
不过留下的都不傻,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明哲保身,尽量低调。</p>
朱元璋看到重焕新机的朝堂,心情大好。</p>
“诸位都看过奸臣警示录了吧?李善长等相关勋爵,恶事做尽,因而咱决定将他们斩首示众。”</p>
“不知道诸位可有异议?”</p>
朱元璋如炬的目光缓缓扫过文武百官。</p>
朱元璋话落,朝堂上立刻异口同声地开口,“皇上英明!”</p>
“臣无异议。”</p>
看到无一人反对,朱元璋笑得更欢了。</p>
只是当朱元璋的视线来到蓝玉身上时,骤然一冷。</p>
现在朝堂上所剩下的淮西一派官员,也就蓝玉等寥寥几人。</p>
对于蓝玉,朱元璋还是惜才的。</p>
蓝玉正值壮年,而且军事上确实也颇有才华。</p>
又因为蓝玉和朱标特殊的关系,所以朱元璋对蓝玉,多少还是有些恻隐之心。</p>
“蓝玉,你有没有异议?你觉得李善长他们该杀吗?”</p>
朱元璋直接开门见山地询问蓝玉。</p>
显然,朱元璋就是要逼蓝玉亲自开口,他要让蓝玉亲口说李善长等人该杀。</p>
这样一来,对李善长他们才会更加诛心,也更为讽刺。</p>
被自己曾经的党羽说该杀,试问还有什么比这更诛心呢?</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