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隐一番话,虽然没有打消朱元璋对燕国的猜忌,好在情绪已经没有那么激动了。</p>
朱标默默点头,虽然不尽如人意,总好过朱元璋一直疑心燕王好吧!</p>
至少不会出现朱元璋回京后,立刻就有动作对付燕王好得多了。</p>
宋隐才懒得理会那么多,皇权争斗又不关他什么事,而且还是老朱家的家事,他更没有兴趣参与。</p>
“父皇别担心,等儿臣巡视各州府时,会尽快去老四的燕国看看。”</p>
朱元璋闻言,微微颔首。</p>
朱棣这些弟弟们,还是比较尊敬朱标这个大哥,朱标亲自去燕国考察一番,这主意不错。</p>
几人聊天中,火车已经抵达应天府。</p>
回京后,朱元璋并没有按照惯例召开朝会,而是让朝臣们返回各自岗位。</p>
此次出行,见识了许多想象不到的事情,也做出了一些决定,这些都需要众人回去消化,并拿出各自的看法和方案。</p>
朝臣们各自离开后,当即有一些朝臣出宫,直奔应天府的一个酒楼,熟门熟路地来到天字号包厢。</p>
等几人坐定后,齐泰像是领头人似的率先开口,“想不到火车竟然那些奇妙。”</p>
“不用说,宋隐此番功绩愈发大了。”</p>
“现今的宋隐权倾朝野,竟然还身兼数职,好处全让他占尽。”</p>
“日后会不会像曹操那样挟天子以令诸侯,还真不好说啊!”</p>
齐泰的话让在座的人听了都直点头。</p>
这些朝臣,之前都是中立派,并不参与任何党派争斗。</p>
即使中立派领军人物吴志远为某事出头,针对李善长或者是宋隐时,他们都明哲保身,并不附议。</p>
因为,他们真正的身份,并非真的中立,而是太子党。</p>
任何事情,他们都会优先考虑太子的利益。</p>
可是现在宋隐如此强势,只要是宋隐的决定,别说是朱标,就连朱元璋都不会反对。</p>
朱元璋一向强势,他们根本左右不了朱元璋的心思。</p>
但是朱标就不一样了。</p>
朱标性子仁厚,又重情谊,到时宋隐给朱标吹些耳边风,朱标耳根子一软,岂不是全由宋隐牵着鼻子走?</p>
“宋隐这人才华横溢没错,就是眼界太高,谁也看不上,还各种刁难朝臣,简直让人讨厌。”</p>
“恐怕等殿下登基后,宋隐对朝廷决策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p>
几人各种讨论,可是一个时辰过去了,他们仍然想不出合适的解决办法。</p>
齐泰更是眉头直皱,“最近各州府官员补缺,其中有一人叫方孝孺的,此人是个难得的儒学大家。”</p>
“这人知识面极广,而且也极有才华,经我几番考察,此人是太子殿下的支持者。”</p>
“或许,我们可以通过此人计划点什么?”</p>
齐泰阴险地笑了。</p>
在这之前,他们这些太子党一直都隐藏实力,凡事都不冒头,安分守己的做事,并冷眼看淮西一派和实干派斗得你死我活。</p>
现在淮西一派已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只剩下宋隐一派独大,他们这些太子党自然不能再袖手旁观了。</p>
他们必须在朱标登基前,替朱标扫清一切有可能危害到朱标的障碍。</p>
不然,等朱标登基后,宋隐还不知道会如何一手遮天。</p>
那时,朱标甚至都有可能沦为宋隐手中的提线木偶。</p>
根本就是一个傀儡皇帝。</p>